喑
喑,为瘖的异体字。即失音。详该条。
喑,为瘖的异体字。即失音。详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狂越。详该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南瓜藤之别名,详该条。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同腮。《灵枢·杂病》:“顑痛,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
润燥法之一。是治疗血虚便秘的方法。患者面色苍白、唇爪欠红润、时觉头眩、心悸、大便干结难下、舌质嫩而色淡、脉细数,用首乌、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等药。
病证名。口唇为脾所主。多由小儿乳食不足,脾胃气虚所致。症见唇色淡白,咀嚼无力,时流清涎。治以补脾为主。宜扶元散。
藏于骨腔中的髓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身之骨髓。”参见髓条。
见《中药通报》5(1):27,1959。为连钱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科秘钥》卷下:“此因胃家积毒,小舌(即悬雍垂)或变白色软大肿痛,右关脉沉数。先服玉枢丹。”再予清胃解毒之剂。可选清胃散、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