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口唇

猜你喜欢

  • 泌别清浊

    小肠在承受胃中饮食以后,进行消化和分清别浊的过程。其中饮食精微在小肠吸收后,由脾转输到身体各部;糟粕部分下注大肠,部分水液泌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

  • 风痧

    即风疹,详该条。

  • 钱乙

    【生卒】:约1032~1113【介绍】:北宋著名儿科学家。字仲阳。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幼年是个孤儿,由姑母收养,成人后随姑父吕氏学医,由于刻苦钻研,重视临床实践,成为杰出的儿科医家。在山东一带颇享盛

  • 竹叶青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 枸橘李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枸橘,详该条。

  • 窗聋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天窗。见该条。

  • 臀中

    经外奇穴名。见《常用经穴解剖学定位》。位于臀部,以大转子和坐骨结节连线为底边,向上作一等边三角形,其顶点是穴。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偏瘫,荨麻疹等。直刺1.5~2.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

  • 箸针

    见《外科正宗》。即皮肤针。见该条。

  • 痀(jū 拘,又读gōu 勾)

    曲脊,亦作拘挛之意。《灵枢·邪客》:“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

  • 大肠胀

    胀病之一。《灵枢·胀论》:“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医醇剩义·胀》:“大肠为传道之官,居小肠之下,司变化而出糟粕,寒气上逆,变化失度,故肠鸣腹痛而有水声,重感于寒,故完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