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北方俗称热疮,以疱疹为主者为燎疱。详疮条。
见《东垣试效方》卷五。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文宁。临武(今属湖南)人。崇祯元年(1628)应贡选,授江西定南令,后迁知州。以母老乞归,性嗜古,博览群书,尤好岐黄,缮写《脉诀》、《难经》,为人诊病多效。
病名。又名外喉痈。系指痈发于颏下,正咽喉以外者。多由风毒邪火挟痰循经上灼于咽喉所致。症见颏下,正咽喉之外、内外皆肿,外形如馒首,色红疼痛,有碍饮食吞咽。《喉科秘旨》卷下:“此症生于颌下天突穴之上,内外
股和胫的总称。即大腿和小腿。
见《云南中草药》。为千针万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淡生,号东逸。新安(今江苏新沂县)人。自幼酷嗜医学,钻读内、难、仲景之学。撰有《古今名医汇粹》、《古今名医方论》、《内经博议》(1675年刊行)等书。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珍珠梅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不灰木,详该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而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天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