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片玉痘疹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喘。详该条。
病证名。指脾气虚弱而多涎者。《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症见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治宜补益脾气。用补中益气汤。
病名。生于臀部的疮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痤疿疮、风疳,即古之痤疿疮。多因暑天坐日晒几凳,或久坐阴湿之地,以致暑湿热毒,凝滞肌肤而成,初起臀部皮损如粟米或豆粒大丘疹,色红发痒,进而焮赤肿痛如火燎,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曾任太医、尚药典御等职。
见医学摘粹条。
见《中药志》。即马尾连,详该条。
见《江苏省药用植物志》。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河北药材》。为蝼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