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伤腰痛

内伤腰痛

病证名。《症因脉治·腰痛总论》:“内伤腰痛之症,日轻夜重,痛定一处,不能转侧,此沥血停蓄之症;胁肋气胀,遇怒愈甚,此怒气郁结之症;腰间重滞一片如冰,得热则减,得寒愈甚,此痰注作痛之症;时常怕冷,手足不暖,凡遇寒气,腰背即痛,此真火不足,阳虚之症也;五心烦热足心如火,痛如锥刺,此阴虚火旺之症也。内伤腰痛之因,挫闪跌扑,劳动损伤,则腰腹作痛;七情恼怒,忧思郁结,则腰胁疼痛;脾湿不运,水饮凝结,则为痰注腰痛;先天不足,真阳亏损,则为阳虚腰痛;真水不足,复损阴精,则肾虚火旺而腰痛。”详肾虚腰痛血虚腰痛气滞腰痛瘀血腰痛食积腰痛、痰注腰痛等条。

猜你喜欢

  • 阴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含有朴素的辩证观点。中医阴阳学说是这些思想与医学实践结合所形成的理论。主要内容:①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万物的纲纪,一切生物生长、发展、变化的根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

  • 痰涎壅滞

    病证名。见《婴童百问》。痰涎壅滞,烦闷颊赤,口干烦渴,项颈结热者。宜清凉饮子(大黄、连翘、芍药、羌活、当归、防风、甘草、山栀仁)。心脾壅热多涎者,用牛蒡子散(牛蒡子、栀子仁、甘草、川芒硝、郁金、枳壳)

  • 肺实

    由风寒、痰热、痰湿、痰火等病邪壅阻肺气所致。临床表现随病因不同而异。症见喘咳息粗,胸满胀痛,痰涎盛,咯痰稠黄或带血,或暴发失音等。《景岳全书》卷一:“肺实者,多上焦气逆或为咳喘。”

  • 国医宗旨

    内科著作。4卷。明·梁学孟撰于1607年。痰火证治专书。故又名《痰火专门》。作者信奉丹溪学说,认为人之病夭,以痰火为患居多。全书137则医论,主要讨论痰火证的病机、脉理、治法与方药,分别叙述痰火证的治

  • 鱼泡通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 抱石莲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为螺厣草之别名,详该条。

  • 活人无比散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六。即无比散,见该条。

  • 女科要略

    书名。1卷。清·潘蔚撰。刊于1877年。分调经、安胎、临产及产后四节。论述简要,内容比较切于实用。本书收入《园医学六种》中。

  • 太医院译史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

  • 天鼠屎

    出《神农本草经》。为夜明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