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内伤腋痛

内伤腋痛

病证名。指郁怒伤肝积热熏肺,肾火上冲等因而致的腋痛。见《症因脉治·腋痛论》。详腋痛条。

猜你喜欢

  • 杨梅痈漏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杨梅结毒。见该条。

  • 缩砂香附汤

    《世医得效方》卷三方。炒香附十两,乌药五两,炒甘草、砂仁各二两。为末,每服一钱,加紫苏叶三片,盐少许,沸汤调服。治脘腹刺痛。

  • 经方派

    中医学术派别的一种。古代尊《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籍中的方剂为经方。后世医生,凡主张宗用其方者,被称为经方派。

  • 天隐子养生书

    养生书。唐·司马承桢著。又名《天隐子》。刊载于《夷门广牍》及《说郛》中。内容有神仙、易简、渐门、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等八篇。书中所述导引法,不咽气、吸气、停气,而只是安心定意,以意领气。

  • 青牛道士

    【介绍】:见封君达条。

  • 四眼叶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 妊娠下血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亦称胎前流血。指妊娠后阴道流血。包括激经、胎漏、胎动不安。详见各条。

  • 曲江桑波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著有《医学史甘露长河》,未见传世。

  • 医竘

    【介绍】:春秋时秦国医生。善治外科疾病。

  • 夜热

    证名。指夜间发热,或热至夜间升高。多因热入血室,或阴血不足,或血瘀所致。《证治准绳》卷一:“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夜热则行阴二十五度,四顺饮子。”《兰室秘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