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即半身不遂,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即阴蚀。详该条。
【介绍】:见陈元赟条。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
简称真脉。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即无胃、神、根的脉,可见于疾病的危重阶段。《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真肺脉至,大而虚,
病证名。小儿乳食不当,损伤脾气所致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苦热,面黄腹大是也。”治以健脾消食,兼以除热为主,如保和丸加减。参见
病证名。见《张氏医通》。即经行头痛。详该条。
病证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白睛红膜如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证。”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难产。详该条。
证名。指容易饥饿。《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胜,心下热,善饥。”多因胃热所致,宜清泄胃火,养阴生津,可用生地八味汤、玉女煎等方。善饥常是消渴主症之一,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