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东汉时期针灸医生。是涪翁的弟子,郭玉的老师。
综合性医书。4卷。清·郑寿全撰于1874年。全书论述内科杂症、伤寒、时病及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病证的证治。郑氏以医论为主(不载方剂),结合临床体会辨析病机及用药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介绍】:见方广条。
又名阴瘅。指无热恶寒,小便自利,一身面目色黄而不鲜的黄疸。《医钞类编》卷九:“阴疸,无热恶寒,小便自利,脉迟而微。误开鬼门则肌肤冷鞭,自汗不止;误洁净府则膀胱不约,小便如奔。”《医门法律·黄瘅门》:“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楸树皮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鸦片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济生方·虚损》。又称滑精。详该条。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五:水毒病,……一名水中病。”详水毒条。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恚气,则积聚在心下,不可饮食。”参见七气、九气条。
【介绍】:见吴世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