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四肢虚肿

产后四肢虚肿

病证名。《经效产宝·续编》:“产后四肢虚肿者如何?答曰: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四肢,留淫入深,回还不得,腐坏如水,故令四肢面目浮肿。医者不辨,作气治之,凡水气多用导水药极虚之。夫产后既虚,又以药虚之,是重虚也。但服调经散(没药琥珀桂心、芍药、当归、麝、细辛)。血行肿消,则病自愈。”

猜你喜欢

  • 产后疸症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多因产后气血更虚,风寒湿邪乘虚入胆,郁而化热,蕴蒸胆汁,泛溢肌肤,皮肤色黄,甚者目黄,尿黄如茶汁者,治宜加减阴疸汤(人参、柴胡、白芍、甘草、干姜、半夏、党参)。阳亏者加桂附

  • 双炭饮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引朱南山方。金银花炭、白术、黄芩、连翘各6克,大黄炭2.4克,板蓝根15克,赤芍药、鸡内金各9克,陈皮3克。水煎服。功能清热解毒,化湿消滞。治噤口疫痢,腹痛下痢脓血,口渴烦躁,

  • 青矾

    出《新修本草》。即绿矾,详该条。

  • 贴骨伞

    见《陕西中草药》。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 胆邪

    胆病所生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

  • 长春子

    即邱处机。见该条。

  • 寒湿久痹

    由寒湿侵袭所致的慢性痹证。因寒邪使气血凝泣不通,湿邪又粘腻滞著不移,两邪相合,可致肌肤疼痛、关节挛痹,并有痛处固定、病程缠绵的特点,故名。

  • 重提轻插

    即紧提慢按。见该条。

  • 重腭风

    即重腭。详该条。

  • 声散

    病名。《脉因证治》卷下:“咳而声嘶破,俗名声散也。”即音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