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415~1487【介绍】:明代医家。字道轩。自号勿听子。福建建阳人。幼时多病,喜读医书,并从刘剡学医卜术。著述较多,涉及范围很广。曾对《内经》、《难经》、《脉经》、伤寒、外科、妇科、儿科、
病证名。指妇女产后而患眼疾者。《证治准绳·杂病》:“产后百脉皆动,气血俱伤,太虚不足,邪易以乘,肝部发生之气甚弱,血少而胆失滋养,精汁不盛则目中精膏气液皆失化源,所以目病者多。”证见两眼干涩,视物昏渺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外感风邪后出现泄利。多因脾胃嫩弱,感受风邪,肺气上逆,脾失运化所致。其症以怕冷鼻塞,咳嗽气促而泄泻为特征。治宜疏散外风,调理脾气。用人参败毒散。
指胃阳虚而寒象较明显的病证。多由脾阳虚或过食生冷寒凉所引起。症见胃脘痛,得热痛减,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食不化,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迟。治以暖胃为主。
《冯氏锦囊秘录》卷二十方。熟地黄(如大便不实焙干用,如阴虚者加倍用)八钱,制麦门冬(去心,恐寒气可拌炒,米炒黄色去米,肺脾虚弱者少减)三钱,白术(炒深黄色,置地上一宿,出火气,不用土炒,如阴虚而脾不甚
见《云南中医验方》。为青羊参之别名,详该条。
同胃主降浊。详该条。
①指胃脘上口贲门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②经穴名。代号RN13。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上管。别名胃脘。属任脉。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位于腹正
即足牮法。详该条。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山蒟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