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范汪方》。即地肤苗,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秋枫木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阴寒内盛,格拒阳气于外,而致自汗之证。《张氏医通·杂门》:“身冷自汗,阴躁,欲坐泥水中,脉浮而数,按之如无,……此阴盛格阳,真武汤冷服。”参见绝汗条。
经穴别名。见《针灸大全》。即关元。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羊屎条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即毒芹,详该条。
病名。又名产后痨。《经效产宝》:“产后虚弱,喘乏作寒热状如疟,名为蓐痨。”因产后气血耗伤,调理失宜,感受风寒,或忧劳思虑等所致。症见虚羸喘乏,寒热如疟,头痛自汗,肢体倦怠,咳嗽气逆,胸中痞,腹绞痛或刺
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即神志昏迷不清,或全然不知。详昏迷条。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又名逆顺障证。古人认为:翳从上方向下蔓延者为顺,反之为逆。病因多属风热侵袭,脉络瘀滞。症见赤脉翳从黑睛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四周向中央侵犯,涩痛羞明,视昏多泪。严重者,可遮
病证名。见《疡医准绳》卷六。作为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