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疔疮。见该条。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详颊车蹉条。
见《本事方》。为砒石之别名,详该条。
检查、治疗痔漏的一种工具。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一。有针及针套两件,用于肛门病的切开或穿刺。类似现代的探针。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病名。出《鲍氏验方新编》卷二。即甲疽。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暴痫,若脊强反张,灸……督脊上当中。以大椎度至穷骨中屈,更从大椎度之,灸度下头,是督脊也。”即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与尾骨端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癫痫。艾炷灸3~5壮;或艾条
指胆经受邪化热。见《中藏经》。症见右胁或两胁疼痛、黄疸、尿短黄赤、口苦、咽干、寒热往来,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或头痛眩晕、易怒、耳聋、鼻流浊涕,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介绍】:见费启泰条。
见卫生家宝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