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汝永
【介绍】:
见万邦孚条。
【介绍】:
见万邦孚条。
见《本草纲目》。为花椒之别名。详该条。
详瘴条。
因阳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而引起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的病证。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调节,肾阳为人
指肌肉、脂肪肥厚的人。《素问·异法方宜论》:“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锡叶藤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通天,见该条。
外治法之一。即促进体表溃疡愈合的方法。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二。又名收口法。痈疽溃后毒虽尽而肌肉不生,或形成溃疡。多由气血不足或治疗失当所致。治宜健脾益气养血为主。溃疡面大者,除可选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珍珠草,详该条。
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①治法,出《素问遗篇·刺法论》。凡气血上逆,阳气过亢、虚火上炎所致的证候,可采用降法。如和胃降逆、滋阴降火、平肝潜阳等均属本法范围。②药物的沉降作用。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