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 李荣融:有人说国际金融危机多大贡献,我说中央企业没有一个倒下,顶住就是最大贡献。第二,依法经营依法纳税这是对社会履行承诺的最好表现。我想,央企不管被怎么评价,一定以这样的忠诚来对待人民。 
- 当今中国企业家的重要任务,是自己到全员的卓越信念建立。 
- 一个公司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第一是有太多的钱的时候,第二是面对太多的机会,一个CEO看到的不应该是机会,因为机会无处不在,一个CEO更应该看到灾难,并把灾难扼杀在摇篮里。 
- 慧聪上市之后,创造了100多个百万富翁,这在上市公司中前无古人。一个想当领袖的人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恰恰不认为他是领袖。 
- 生产力的主要标志——集团未来发展所依赖的是先进制造生产力,只有具备先进制造技术,才有先进制造生产力,这是一个严密的逻辑演变 
- 最痛苦的时候,压力最大的时候,脑子里面只有一件事儿的时候,我把全国分公司经理招到荒山脚下北大门那个地方,招待所里面,然后在那个地方闭门开批判会大家批判我,批判了三天三夜,我觉得那个就很有用要改变消费者固有的想法,比登太阳还难;但不是不可能的 
- 在一个管理好的企业内部没有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 
- 企业发展的空间无限大,企业与用户的距离无限小。 
- 在新员工座谈会上,新员工问:“任正非总裁您对我们新员工最想说的是什么?”任正非回答:“自我批判、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做个踏踏实实的人。”注解: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不同的,校园文化没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只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企业文化有明确的商业目的,一切要以商业利益为中心。企业需要的是工程商人,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需要完成从校园人向企业人/工程商人的转变。 
- 所谓没办法就是没有想出新办法。 
- (对一个跨国企业领导人领导力的看法)第一,最基本的一条是对业务的深刻理解。第二,能有非常强的目的性,采用斗争、妥协等不同的手段来形成一个好的管理层、班子,这一点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目的性要极强,要不然妥协就没价值。第三,要制订出更长远的战略,把企业带到一个更高目标,并且懂得如何分步实现这个战略。 
- 你的项目感觉是一个生意,不是一个独特的企业。 
- 吃苦的人永不吃亏。 
- 质量无止境,企业无边界,名牌无国界。 
- 一切倒闭的国营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长期以来,真正的实干者少于全厂的五分之一。那么,其他五分之四在做什么?做批评家,一直做到倒闭。 
- 建立目标是一种平衡:在企业成果与遵循人们所相信的原则之间的平衡,在企业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之间的平衡,在期望的结果与可用的资源之间的平衡。 
- 万科董事长王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这位56岁的企业家曾在52岁那年攀登珠穆朗玛峰,他说,他现在的时间安排则是“三分法”,即三分之一在工作、三分之一在登山,三分之一在国外,而他实际工作的时间不到五分之一。 
- 管理不是独裁,一个家公司的最高管理阶层必须有能力领导和管理员工。 
- 在公司发布即将要减薪裁员的消息后,他开始服用药物。 
- 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 
- 我觉得,我和马云没有任何区别,我们是一样的。从公平角度,如果你把他划入好的一类,那么我也应该被划进去。如果你把他往坏的一类划,也把我划过去。另外,关于社会责任和商人逐利,我觉得做一个企业,追求利润是第一位的。你不赚钱就是在危害社会,对这个,我深有体会。我的企业1996、1997年亏钱,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当时除了银行没被我拉进来,其他的都被我拉进来了。我的损失转嫁给老百姓,转嫁给税务局。企业亏损会转嫁给社会,社会在担这个窟窿。所以,我觉得,企业不赢利就是在危害社会,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 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是看一个企业的员工是增值的资产还是负债。 
- 1999年,内地某副市长来华为考察参观,在欢迎晚宴上,副市长问任正非:“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政府究竟应该干些什么?”任正非笑着回答到:“政府什么也不要干,政府只要把道路修好、把城市绿化好,就是对企业最大的帮助。”注解: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可以多听听来自企业的意见。 
- 成长来自什么——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摘抄的国内某航空公司的语录) 
- 战略有很多意义,小公司的战略简单一点,就是活着,活着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