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诗词古文>郑遨生平

郑遨生平介绍

郑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诗人,滑州白马(河南滑县)人。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是“嫉世远去”之人,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查看郑遨的诗词古文

生平

  郑遨,生于唐懿宗咸通七年,卒于晋高祖天福四年(旧五代史-晋高祖本纪记载:天福四年十一月丙申,谏议大夫致仕逍遥先生郑云叟卒。),年七十四岁(旧五代史云:天福末,以寿终。按天福共八年,与此不同。此从新五代史)。《旧五代史·郑遨传》载:郑遨,字云叟,少好学,耿介不屈。唐昭宗朝,举进士不中,遂隐于林壑。后居于华阴,与李道殷、罗隐之友善,时人目为“三高士”。遨“时惟青衿二童子、一琴、一鹤,从其游处。”唐天成中,召拜左拾遗,不赴。以山田自给,与罗隐之朝夕游处。遨欲携妻子隐居山林,其妻不欲。遨乃薄游诸郡,得钱数百缗赡家,独往少室山为道士。著拟峰诗三十六章,以导其趣。其妻屡以书劝之还家,遨不之阅,尽投于火。复徙居华阴,种田自给。晋高祖召拜谏议大夫,不起。因赐号逍遥先生,月给薪禄。遨好酒,尝为咏酒诗千二百言,海内传书。又有千里外人,潜使画工写其形容,列为屏障,可见他为时望所重的一斑。

  郑遨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志录诗集三卷。此从旧五代史本传)传行于世。郑遨还曾于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嵩阳书院讲学。

  郑遨的创作以诗歌为主,其作品多表现了对世人追逐名利、贪求淫乐的嘲讽和对那种贫富悬殊、民不聊生社会现实的抨击,以及对国计民生的关注,这是贯穿其作品的主导思想。 其代表诗作有《富贵曲》《伤农》《哭张道古》《宿洞庭》《题病僧寮》等。

猜你喜欢

  • 李衍

    隋辽东襄平人,字拔豆。李弼子。擅武艺。仕于北周,初为千牛备身,后数与敌战,从平齐,以功进大将军。入隋,安边及从平陈有功,官至安州总管。疾还,卒于家。年五十七。

  • 李播

    中唐诗人李播(字子烈,789~?)当时诗名甚著,白居易称颂他“动笔诗传鲍谢风”(《寄李蕲州》),但其人之诗传世者甚少,《全唐诗》卷四九一仅录存其《见志》诗一首,又《全唐诗》卷七七三有署名李播的一首五绝《见美人闻琴不听》。白居易在自己的《对酒有怀寄李十九郎中》一诗中引用过李十九播《悼故妓》中的两句:“直应人世无风月,始是心中忘却时”。

  • 季念诒

    清道光、同治年间人。字君梅,祖籍江阴,随父季昌芝迁居常熟。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翰林院编修。养亲不仕,叙团练之功加四品卿衔。历任南通紫琅、求志书院及江阴礼延书院山长。工书法。曾纂修《江阴县志》、《通州直隶州志》。卒后葬常熟虞山老石洞旁。

  • 妙信

    妙信,字山愚,号诗禅。瓜州僧。

  • 神迥

    神迥(566~630)唐代僧。冯翊(陕西)临晋人,俗姓田。聪慧绝伦,博通经典,年少出家。住京师大庄严寺,常于春夏之间云游山林,精进修业,致力于大乘教说之布衍,好嘲笑当代世人之重视武功,而努力于老庄、诗、史等文学研究,人皆敬畏,号大论主。大业十年(614)入禅定寺。后应诏入鸿胪寺,教化三韩(新罗、高句丽、百济)之外国留学生及诸方之士。贞观三年(629)入蜀,从事道俗之宣化。贞观四年示寂于法聚寺,世寿六十五。(续高僧传卷十三)

  • 朱受

    朱受,宜兴人,字敬持。少聪颖好学,工诗。官户部福建司主事。著有《书神录》、《深柳堂吟卷》等。

  • 刘秀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 孟栻

    常州路无锡人,字叔敬。顺帝至正初以儒试吏,迁处州,专司学校,调温州。用荐授溧水州同知,升福州路判官。以浙东宣慰副使致仕。

  • 张牙

    生平无考。《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 苻朗

    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临渭人,氐族,字元达。苻坚从兄子。为青州刺史,封乐安县男。降晋,加员外散骑侍郎,以性好忤物,为王国宝所谮,被杀。有《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