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诗词古文>牛峤生平

牛峤生平介绍

牛峤,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一字延峰,陇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进士及第。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查看牛峤的诗词古文

文学贡献

  牛峤博学能文,以歌诗著名当时,自称慕李贺长歌,作诗常加仿效。善制小令,其词莹艳缛丽,如女冠子“锦江烟水”、应天长“玉楼春望晴烟灭”、菩萨蛮“玉钗风动春幡急”等,内容与风格均与温庭筠相近。也有少数作品如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江城子“飞起郡城东”等,具有清俊之致。牛峤又是最早写咏物词的词人。他的梦江南二首“衔泥燕”、“红绣被”,一咏燕,一咏鸳鸯,对后世咏物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词存32首,收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十国春秋·前蜀》。自序云:“窃慕李长吉所为歌诗,辄效之。”今传于世。

  牛峤从小苦心写作,既追风初、盛唐诗人陈子昂、杜甫,也窃慕李长吉所为歌诗,辄效之(《郡斋读书志》卷一八引峤集自序)。他之所以被词论家陈廷焯、王国维推为花间派的重要词人,主要是因其词含蕴深厚,颇具内美,多传达女性的身心苦痛并能寄予深切同情。其指斥薄情郎的望江怨、曲传歌女隐恨的西溪子皆为名作,柳枝词五首尤见称于时,其一云: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会稚龄舞女可叹可悲的人生遭际,体现着峤词咏物而不滞于物,感情沉挚又风致十足的重要特征。组词更漏子、感恩多数首同咏征人妇的伤离念远,书托燕,梦归家,觉来江月斜,满含哀怨之情。其词也咏边塞: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这首定西番意境完美,是词史上早期的声情并茂的边塞词之一,陆游誉其为盛唐遗音(《历代诗馀》卷一一三引)。与唐末五代蜀中的诗风相关,在取材、构思和用语上,牛峤词与李贺乐府《春怀引》和《苏小小墓》、《恼公》等相接近,其女冠子、菩萨蛮等描形拟态,与温庭筠词一致之处也多,所用十三调就都不出温词范围。不过牛峤词更像韦庄词那样,多用白描,并注重从民歌、民间词中汲取营养,如梦江南二首和鸳鸯排宝帐,豆祝词、愿语、问句,章法、取比和表述方式都接近民间词,词中还常有作决绝语而妙者(贺裳《皱水轩词筌》)。牛峤词在急弦促柱问有劲气暗转,感情充沛,色调明朗。他也以此成为花间派中根柢于风骚,涵泳于温韦(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的典型花间派词人。

生平

牛峤(8487),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祖籍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中唐宰相牛僧孺之孙。他生逢乱世,中进士仅两年,黄巢起义军破长安。在动荡的僖宗朝历仕拾遗、补阙、尚书郎。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又避襄王李媪之乱,先流落吴越,后寄寓巴蜀,过着渡口杨花,狂雪任风吹般的飘荡生活。以东汉名臣袁安自许的牛峤忧国心切,却有志无时,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以后被西川节度使王建辟为判官。前蜀开国,仕秘书监,以给事中卒于成都。《郡斋读书志》说他博学有才,以歌诗著名。原有《牛峤集》三十卷,已佚。今存诗三首,见《全唐诗》、《全唐诗外编》。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

评价

牛峤做官比牛僧孺稍逊一畴,但也差不到哪儿去,从唐末至后蜀之初,他历任左拾遗、尚书郎、剑南西川节度判官、给事中等。牛峤承牛僧孺文学禀赋,也是一个大家,著有文集三十卷、诗歌三卷,其著作以词著名,风格似温庭筠,属“花间派”。唐末是中国“诗之盛”到“词之盛”的过渡时期,牛峤无疑也是促进这种历史大演绎的功臣之一,并在词发展成熟过程中,起了绵薄之力。

铁事典故

出处五代·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传说从前有个名叫郭翰的人,夏天的一个晚上因酷热难受。在庭院里睡觉。他仰望上空,只见一轮明月悬在朵朵飘浮的白云之中。突然,一朵浮云化为一位仙女,从空中飘落而下;郭翰以为是在梦中,但顷刻之间那仙女出到自己眼前,分明是在现实。于是慌忙起身,向仙女施礼道:“请问仙姑从何处来到人间?”那仙女还了一礼。柔声说道:;我是天上的织女。”郭翰细细打量织女的衣服,不知它是用什么衣料制成的,特别使他感到惊奇的是,她穿的这身衣服竟然没有衣缝;不禁非常奇怪,便问。请问您穿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织女笑了笑回答说:“我穿的是天衣,天衣本来就不是用针线缝起来的,自然没有衣缝。”

猜你喜欢

  • 王適

    王适唐人,卒于公元814年,生年不详。韩愈为其做墓志铭《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详述其生平事迹。其中,尤以其“骗婚”经历为世人乐道。

  • 王庭

    王庭(1079~1171)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字民瞻。安福(今属江西)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为衡州茶陵县(今属湖南)丞。弃官隐居卢溪(今属湖南),自号卢溪真逸。绍兴十九年(1149)因诗得祸,被贬。二十五年秦桧死,不久得归。他同情农民,在《寅陂行》中,率直地把老农的话记下来,揭露朝廷兴修农田水利乃“虚名”。他久居农村,有不少清新的作品。不过也有一些诗作模仿黄庭坚格调,承袭他的诗句,缺乏创造。他的文和词在当时也颇有名气。

  • 周士清

    周士清,字次轩,海宁人。咸丰壬子举人。有《享金斋诗集》。

  •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翟绳祖

    广东广州人,字从先。少有奇节,重信义,好读书。云南巡抚李材被诬下狱,绳祖与之素不相识,竟伏阙上书,讼材冤,因得赦出。

  • 李贤(原德)

    李贤(1409年1月1日-1467年1月19日),字原德,邓(今河南邓州市)人。明代名臣。成化二年十二月(1467年1月),李贤去世,年五十九。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著有《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

  • 元善

    元大名人。父有昆弟五人,家贫流散江淮,客死异乡。武宗至大末,善往寻其骸骨,并迎弟侄等一十五丧而归,改葬祖父母,以诸丧序列祔于茔次。州县以闻,旌其家。

  • 郑沄

    江苏仪徵人,字晴波,号枫人。乾隆二十七年举人,由中书累官浙江督粮道。工诗。有《玉句草堂诗集》。

  • 许仲琳

    许仲琳(约1560—约1630),亦作陈仲林,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明朝小说家。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著有知名小说《封神演义》,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