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ún

【音】 郇氏有环、寻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郇(Xún)姓。【源】 见《古今姓氏书辨证》(7,12)及《康熙字典》(80)。【望】 绛州,见《广韵》(86)。【布】 宋时淮南(7,26)、清时河东(26)等地均有此姓。现仍有此姓。【人】 郇模,唐时晋州人,模一作谟(17,21)。郇存正,明时益都人,累官太原丞(62)。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河北之景县、辛集,山东之平度、东平、昌乐、龙口,辽宁之清原,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新绛、临汾,甘肃之酒泉、徽县,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考略》 注引 《姓苑》曰: “周文王子封郇。晋武公灭郇以赐大夫原氏,是为郇叔,因氏。” 望出平阳。

一音xún,亦为姓。

汉代有郇相; 唐代有郇谟。

猜你喜欢

  • 读音:Luán【综】 春秋时晋人鸾徼,事赵简子,因只知进声色犬马,营宫室台榭以误简子,而不举贤士,为简子沉之于河(21,61,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引《吕氏春秋》云: “赵简子沉

  • 崗斯攝

    读音:Gqngsīshè【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岳宋大寨(160)。

  • 桂徹特

    读音:Guìchètè【综】清正白旗满洲领催善萨保之妻为桂彻特氏(260)。

  • 读音:Shù【源】 古有竖国,见《国名纪》(17,60)。其后以国为氏。【变】 《姓解》(9)、《奇姓通》(20,63)均作〔竪(竖)〕。【望】 绛郡(17,418)。【人】 竖亥,黄帝时臣,竖国之后

  • 温伯

    读音:wēn bó【源】 温伯,周邑,故城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以地为氏(12,60)。【人】 温伯雪子,周时人,见《庄子》(6,7,11,17,21)。温伯恭,明时贵州普定人,洪武初以才干授西堡副长官(

  • 读音:Xiě【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河南林县(343)、山东、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 希吉特勒

    读音:Xījítèlè《姓氏词典》引《新元史》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Shào【源】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之后有绍氏(17,60,62)。亦见《姓苑》(9,11,12)。②清时满洲人姓(260)。【望】太原(17,418)。【布】河南林县(343)、四川中江(3

  • 库氏

    读音:kù shì孝文时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见《汉书·王嘉传》)

  • 鲑阳

    读音:kuì yáng后汉有少府鲑阳鸿,治孟氏易。(见《通志·氏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