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
【源】 相传黄帝之裔封于虔(故城在今山西闻喜之虔聚),子孙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11,12,15,17)。【望】 陈留(17,21,418)。【布】 四川成都(91)、河南光山等地均有此姓。【人】 虔天根,周时人,见《庄子》(12,21)。虔礼宝,清乾隆年间举人,累官至兵部侍郎(61,62)。
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云: “陈留虔氏,黄帝之后。”
周有虔天根;清代有虔礼宝。
【源】 相传黄帝之裔封于虔(故城在今山西闻喜之虔聚),子孙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11,12,15,17)。【望】 陈留(17,21,418)。【布】 四川成都(91)、河南光山等地均有此姓。【人】 虔天根,周时人,见《庄子》(12,21)。虔礼宝,清乾隆年间举人,累官至兵部侍郎(61,62)。
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风俗通》云: “陈留虔氏,黄帝之后。”
周有虔天根;清代有虔礼宝。
读音:Shuò【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姓氏词典》 引 《元史》 收载,其注称: “元有搠思监。”未详其源。
读音:Huán【音】 又音寰(Huán)(62,91)。【源】 ①黄帝之裔有澴氏,见《姓谱》(21,62,63)。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其中有嬛。或嬛,澴相通(62)。②澴水(音Huán),源出河南信
读音:Líng【综】 源出不详。福建(92)、台湾屏东(68,261)、甘肃甘谷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大同等地有分布。此姓乃蔚县等地公安局提供,《山西人
读音:Nālú【综】 代北人姓。《北齐书·安德王延宗传》有开府那卢安生(45,70)。
读音:Zhálìchìtì/Jalicit【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沙巴尔台、巴彦他拉苏木、巴彦琥硕镇等地均有此姓(384)。
读音:wú huái无怀氏之后有怀氏、无怀氏。(见《元和姓纂》)
读音:shǔ shān【源】 蜀之为国,始自人皇。其始蚕丛、柏濩、渔凫,各数百岁,号蜀山氏,见《世本》(60,62)。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女,见《史记》(11,17,62)。【变】 后改为蜀氏(17)
读音:Wǎlì塔塔尔族姓氏。本部落名,或为其曾祖名,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塔塔尔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yā魏郡五姓有鸭氏。(见《太平寰宇记》)
读音:Gù【源】 ①源自己姓。顾伯,夏商时侯国(故城在今山东范阳东南50里之顾城),成汤伐韦顾,子孙散亡,以邑为氏(7,11,12,17,60)。②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时别封其子为顾余侯,初居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