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ú

【音】 亦音蒲(Pú)(91)。【源】略阳苻氏,出自汉武都白马氏之后(70)。其先盖有扈之苗裔,世为西戎酋长。始,其家池中蒲生长5丈,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又,晋永和六年,苻洪以谶文有“草付应王”,又其孙坚背有“草付”字,遂改姓苻氏,见《晋书》(6,9,11,12,17)。然此说乃系出附会(70)。【望】河东(17,418)。【布】台湾彰化(68,261)、辽宁黑山等地均有此姓。【人】苻洛,晋时略阳氐人,征南将军、益州牧(242)。苻迁敌,唐时略阳临谓氐人,金州刺史(242)。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本蒲氏,苻洪以其孙坚背上有 ‘艸付臣又土’ 之文[按: 艹、付合而为苻; 臣、又、土,合而为堅(坚)],遂改为苻。” 归 “以事为氏”之例。(按: 《姓氏词典》据《晋书载记·苻洪传》 云: “晋代苻洪本姓蒲,前秦略阳临渭氐人。后降晋为征北大将军,因谶文有 ‘草付应王’,其孙坚背上也有 ‘草付’ 二字,遂改姓苻氏。自称大单于、大将军、三秦王。” 以背文改氏以应天命之说,实属荒诞,然而古之统治者借以愚弄世人,建信立威施此指鹿为马之技,或亦有之。)

一音pú。十六国时前秦有苻坚; 唐代有苻激。

猜你喜欢

  • 读音:Chǔ楚姓的起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芈姓。周成王封颛顼帝高阳氏之裔鬻熊之曾孙熊绎于丹阳,国号荆,后迁都于郢,始改国号楚,后世子孙遂以国为氏。二是源自鲁大夫林楚。楚姓最初发源于今湖北一带,

  • 子高

    读音:zǐ gāo【源】 春秋时卫大夫子高鲂之后(7,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左传》卫大夫子高之后。”《姓氏考略》则称: “卫大夫子高鲂之后。”此

  • 撒馬里

    读音:Sǎmǎlǐ【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明阿之妻为撒马里氏(260)。又,满洲镶蓝旗中有萨玛哩氏(259),〔萨玛哩〕似即撒马里之异译。

  • 紅陽

    读音:Hóngyáng【源】 红阳,古地名(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北红山之南),以所封为氏(7,60)。亦见《姓苑》(17,21)。 【人】 红阳长仲,汉永始元延时贵戚,见《汉书·酷吏传》(7,11,17

  • 读音:Qiào《姓氏词典》 引 《后汉书》收载,其注称: “汉有峭王。”未详其源。

  • 读音:yǒu【源】 ①相传黄帝之25子中得姓者14人,其中有酉姓,见《世本》(9,11,12,17)。②伏羲之裔分王黔中酉阳(故城在今四川酉阳北),后因氏,见《姓考》(17,60)。【变】 或作羑(9

  • 巨辰经

    读音:jù chén jīng宋微子后有巨辰经氏。(见《潜夫论·志氏姓》)

  • 读音:guī王者之后,取王居门中为氏。(见《姓氏寻源》)

  • 姚里

    读音:Yáolǐ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收载; 《姓氏词典》引 《辽金元姓谱》亦收,未详其源。(按:疑此即 《金史》所载之“瑶里”。)

  • 舍魯

    读音:Shèlǔ现行彝族姓氏。或作 “佘鲁”。今四川之马边、峨边等地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峨边等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