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iè

【源】①聂,卫邑(故城在今山东聊城),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此,因氏(6,7,12,17,60)。又,《广韵》、《韵谱》、《姓解》、《姓氏急就篇》等均作楚大夫食采于聂,必误。楚大夫有摄叔,无聂叔(7)。②宋时犹太人入中国,其后裔在元、明时均采用汉姓,其中有聂氏(179)。③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23)。④土家族姓(387)。【望】新安(60),河东(17,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人口0.1%。尤以湖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聂姓人口15%。【人】聂政,春秋时著名刺客(12,17)。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度、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藏、苗、白、回、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卫大夫食采於聂,因氏焉。望出河东、新安。”聂北,本春秋邢地,邢为卫灭,遂为卫邑,故址在今山东聊城。

卫大夫,《广韵》、《韵谱》 均作 “楚大夫”,则“”,或为楚邑; 又,《中国姓氏大全》 称: “古有地名聂北,春秋时属邢国 (在今山东茌平西) (按: 茌平,当作 ‘荏平’)。邢国灭亡后属齐。” 与前所言均别。录之以备考。②藏族之聂姓,则为聂赤赞普之后,有父系六族,其中有聂氏,此以氏族名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战国时韩有聂政; 三国时吴有聂友,丹阳太守;宋代有聂冠卿,词人; 当代有聂耳。

猜你喜欢

  • 读音:Yà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山西之太原、湖南之芷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吴川等县公安局提供; 《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bá【源】 ①拔,春秋时地名(故城在今山东郯城),以地为氏(62)。②匈奴姓。晋武帝咸宁五年,匈奴都督拔奕虚帅部落归化,见《晋书》(242)。③唐时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其先出自魏献文帝第三兄,初

  • 瓦撒

    读音:Wǎsā《姓氏词典》 引 《明史》收载,其注称: “明有瓦撒塔儿。”未道其详。

  • 读音:Zhēn/Jen【源】 系自姒姓。禹分舜之少子于西戎,至秦历公时有羌、无弋、爰、剑,其后有研氏、无弋氏、浈氏等(19,21)。

  • 卓勒霍勒

    读音:Zhuōlèhuòlè【综】 明清时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流的赫哲族人姓(429)。

  • 北野

    读音:běi yě【源】 见《姓苑》(6,7,9,11,15)。以所居为氏,如东野之类(60,61)。【布】 今大陆仍有此姓。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本指地名,以

  • 读音:Chuò【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9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新编千家姓》亦载,未

  • 折成

    读音:Shéchéng《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 疑此为 “析成”之误,参见该条。)

  • 吞米

    读音:Tūnmǐ古代吐蕃族姓氏。松赞干布时有学者吞米·桑布札,受遣赴克什米尔向婆罗门李敬学习声韵学,回国后,依于阗文并予简化,造成三十个字母,并编出几种文法歌诀,用以拼写吐蕃语。“吞米”,

  • 托鄂什

    读音:Tuōèshí【综】 裕固族姓。贺郎格家、四个马家、大头目家、罗儿家等四部落均有托鄂什氏,世居甘肃肃南县。清末民初改为妥氏,亦作〔扎鄂什〕、〔妥鄂什〕(198)。裕固族姓氏。本户族名称,以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