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紇干

紇干

读音:Hégān

【源】 ①纥干,山名,位于唐时云中县(即今山西大同东)。疑纥干本居此山,后因山名为氏,犹綦连氏之以祁连山得姓也(70)。②北魏赐大司空田宏固为纥干氏(17)。【变】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纥干氏为干氏(6,12,27,60)。②亦作〔纥千〕(7,242)、〔纥汗〕(242)。【人】 纥干广略,北周时柱国(242)。纥干遂,唐时仆寺丞(242)。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西秦录》 云: “初,自漠北南入阴山,遇大虫於路,状如龟,大如阜陵,乃杀马祭之。俄而不见,有小儿焉。乞伏部老父,自以为有所依凭,字曰纥干。纥干,华言依倚也。后因为氏。” ②又据 《周书》 注云: “北周田弘,赐氏纥干氏。” 此乃为田氏所改。③郑樵注云:“代人,孝文改为干氏。”

北周有纥干·广略,官柱国; 唐代有纥干·遂,御史; 又有纥干·众,江西观察史。

猜你喜欢

  • 大食

    读音:dà shí大食国王之后。(见《元和姓纂》)唐永徽中,大食王遣使朝贡,自言王姓大食氏。(见《唐书·西域传》)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元和姓纂》云: “大食国之后。”又,据

  • 读音:Mǔ《姓氏词典》引 《姓谱》收戴,未详其源。

  • 读音:Shāng【源】 ①系自子姓。成汤之后,以号为氏(7,9,11,12,60)。成汤即商汤,商开国君主系黄帝曾孙高辛氏之子契裔十四世孙,原为夏时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桀无道,取尔代之,改国号为商。

  • 蠻歹

    读音:Mán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蛮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玛勒岱〕(24)。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收载; 《续通志·氏族

  • 布庫特

    读音:Bùkùtè【综】 清蒙古镶黄旗有布库特氏(259)。

  • 奧卜特克基日

    读音:opǔtèkèjīrì【综】 鄂温克族姓。世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陈巴尔虎旗的莫尔格河流域(192)。

  • 比夏

    读音:Bǐxià珞巴族姓氏。出自崩如部落。本父系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葛沙

    读音:gě shā【源】 渴盘陀国王姓葛沙,见《南史》(60,62)。渴盘陀国,系晋至唐时期西域国,故城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南穆斯塔格山地,北魏太延时,曾派使入贡(62,91)。历史上西域少数民族姓。《

  • 敖沃勒

    读音:Áowòlè【源】 达斡尔族姓。敖沃勒系哈拉名,意为山,原居于黑龙江北俄罗斯境精奇里河附近。此哈拉下属五个莫昆:敖沃勒、亚尔兹、德贡、索多尔和克力彻尔(189)。 【变】 ①汉姓有敖、

  • 尤坑

    读音:Yóukēng赫哲族姓氏。乃尤克拉哈拉之别译,又作奇楞哈拉。因 “齐木因河” 而得名,后或改为单姓“尤”,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尤”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