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uī

【源】 ①睢,宋大夫食邑(故城在今河南睢县),因氏(17,62)。②战国时赵大夫食采于睢邑(同上),因以邑命氏(12,15,62)。【望】 赵郡(17,418)。【布】 四川中江(345)、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68,261)、陕西西安、河南获嘉、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山西、北京、上海等地均有此姓。【人】 睢休相,春秋时齐庄公时人(60,62)。睢浩,明时河北馆陶人,知行唐县,后升定州知州(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阳泉,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息为切。赵大夫食采于睢邑,因以命氏。” 此以邑为氏。又,赵之睢邑,或作“”,是眭、睢同姓,或为同姓之分族。② 《姓氏考略》 称: “齐庄公时有睢休相,当以地为氏。”古有睢阳,春秋宋地,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汉代有睢真; 宋代有睢世雄; 元代有睢明义,弘文馆学士; 明代有睢稼,洪武中中书右参政; 又有睢浩,馆陶人,定州知府。

猜你喜欢

  • 拉馬

    读音:Lāmǎ【综】 彝族姓。蒋你、阿候等家支均有拉马姓。属蒋你家支的亦称〔阿邱拉马〕、属阿候家支的亦称〔阿举拉马〕。居云南剑川、丽江、宁蒗等地(375)。

  • 逢孫

    读音:Féngsūn【源】 春秋时秦穆公使大夫逢孙戍郑,逢孙密谋取郑,郑觉而逐之,逢孙奔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6,7,12,17,60)。【人】 逢孙依,汉陇西都尉(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

  • 读音:gǎi【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改国之后,见《世本》(60)。 ②回族姓(97)。【望】 咸阳(17,418)。【布】 浙江上虞(279)、河南洛宁(294)、山西平陆(298)、安徽淮南(36

  • 介洛

    读音:Jièluò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丘吾

    读音:Qiūwú【综】 孔子行游中路,见丘吾子哭之悲,见《说苑》(83),一作〔邱吾〕(17,62)。

  • 先穀

    读音:Xiān' gǔ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引《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春秋)晋国士氏之别族也。隰叔初封于先,故以为氏。” (按: 穀,《郑通志·氏族略》作“縠”。)

  • 屈男

    读音:qū nán【源】 ①西羌复姓(9,12,17,60,78)。 ②即屈南,系屈原之裔(6,7,12,60)。【变】 后改屈氏(78)。【布】 汉、三国时今甘肃天水,陇西一带多此姓(78)。【人】

  • 杭佳

    读音:Háng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260)。【人】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塔集木保之妻为杭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哈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

  • 魯陽

    读音:Lǔyáng【源】①鲁阳系妘姓之国,春秋时为鲁所灭,子孙氏焉(6)。②系自芈姓。楚公族有鲁阳氏(12,21)。 【望】楚郡(17,60,418)。 【人】鲁阳公,楚将(11,60)。历史上罕见复

  • 读音:chù【源】 颛顼帝之子叔歜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63)。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姓氏寻源》 ‘歜出颛顼子叔歇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