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í

【源】 ①相传为舜之裔,春秋时陈氏之前,直柄之后有直氏(17,60)。②春秋时楚人直弓之后,见《姓考》(7,9,12,17)。③彝族姓(130)。④唐时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子孙遂以领地或封号为氏,今藏族有直氏(170)。【望】楚郡(17,60,418),汉国(21)。【布】山西代县(315)、江苏启东(311)、山东长清(317)、云南巍山(130)、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直不疑,汉时南阳人,汉景帝时御史大夫,封塞侯(21)。直端,明时同官人,永乐年贡士,任徐沟县丞(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榆次、运城、忻州,河南之温县,湖北之武昌,广东之高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 “入声”部。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国语》云: “‘晋之先有直柄。’ 为直氏之所出。”此当系出姬姓。(按: 杜预注 《左传》 谓 “直柄为舜后,陈氏之先。”如此则当系出妫姓。) ②郑樵注引 《姓苑》 云:“楚人直躬之后。”③藏族之直姓,唐代即已产生。松赞干布时有直氏 (族),或以 (氏) 族为氏,时有直·寋如贡顿。

汉代有直不疑,御史大夫; 明代有直广,永乐举人; 又有直凌霄,河源知县; 清代有直额,康熙间以烈女旌。

猜你喜欢

  • 读音:Xiàng【源】 羌人之姓(60,62,63)。【布】 北京、湖北武汉(91)、山东沂水(33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黑龙江省之嫩江县、湖北之武汉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

  • 雍古爾

    读音:Yōnggǔ’ěr【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鄂博恢之妻为雍古尔氏(260)。

  • 厨人

    读音:chú rén厨人氏,《周礼》:厨人,因官为氏。(见《万姓统谱》)▲<春秋宋>厨人濮。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周礼》厨人,因官为氏

  • 毋车

    读音:wú chē毋车伯奇,下邳相,望出乐安。(见《风俗通》)

  • 羅佳

    读音:Luó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西克屯、哈达等地(23,63,180,260)。【变】 后改为罗氏(180)。【人】 罗佳纶布春,清满洲镶白旗人,官至镶蓝旗蒙古副都统(61)。清代满

  • 读音:Dì/Dih【源】 春秋时晋卿以采邑为氏有铜鞮氏。铜鞮氏之别派又有䧑氏、逓氏、蹄氏、鞮氏、鲑氏等(19,21)。

  • 巴岳忒

    读音:Bāyuètè《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清道光时热河都统瑚松额,姓此氏。”未详其源。(按: 蒙古族有“巴岳特” 氏,不知与满族之巴岳忒氏有无血缘

  • 邁里古

    读音:Màilǐgǔ《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称: “历史上的三字姓。”; 《姓氏词典》 引《姓觿》亦收,注云:“元有行台镇抚迈里古·思”,未详其源。(按: 《中国人

  • 读音:Zǒu《姓氏词典》 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 干類

    读音:Gānlèi【源】 干类,古诸侯国,以国为氏(60)。【变】 一作〔于类〕(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青阳取干类氏,生少昊,后有干氏、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