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ān

【源】 春秋时傿侯之后有傿氏、焉氏、鄢氏、��氏(8,17,60)。亦见《姓苑》(15,21)。傿亦作鄢,春秋时灭于郑,故城在今河南鄢陵。【布】 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高雄、台南、南投 (64,68,261)、山东沂水(332)、新泰(359)、乳山、北京、辽宁丹东、浙江杭州、河南驻马店、湖北枝城、青海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及长治、陕西之韩城、福建之邵武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 亦收载; 《姓氏考略》 注引《路史》 云: “傿侯之后有傿氏、 焉氏、 鄢氏、 ��氏。”其注 “” 云: “傿,妘姓国,灭於郑,后以名氏。”则知焉氏系出妘姓。

北魏有焉古延; 唐代有焉鸡。

猜你喜欢

  • 諤爾古岱

    读音:Èěrgǔ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古歹”。

  • 公檮

    读音:Gōngchóu【源】 汉有公梼生著书,其后因氏(60,62)。【变】 亦作〔公祷〕、〔公��〕(9,17)。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汉书·艺文

  • 读音:yī【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大陆(91)、台湾台北、台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壹元,汉时人,《印薮》(15,21,24)。壹震昌,明时永乐中福建兴化县经历(15,

  • 读音:Zhāng/Jang【综】 源出不详。台湾苗栗有此姓(68,261)。

  • 读音:fū【源】 ①春秋时吴王夫余之后有夫氏,见《路史》(17,60)。②东汉时南匈奴人有夫氏,见《后汉书》(60,62)。③四川米易县彝族姓。【望】 河南(17,60,418)。【布】 浙江上虞(2

  • 读音:Bǔ/Buu【源】 见《直音》(15,63)。

  • 读音:xíng【源】 ①出自古刑官之后(60,62)。②春秋时刺客豫让,为智伯复仇,改姓名为刑人(16)。③汉时匈奴姓。用事贵人刑未央是也,见《汉书》(17,60)。【望】 五台(17,418)。【布

  • 莫那盧

    读音:Mònālú《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卢氏。”(按:查今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无此姓。姑收录以备考。)

  • 代巴

    读音:Dàibā【综】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沙尔太之妻为代巴氏(260)。

  • 脱脱倫

    读音:Tuōtuōlún【综】 元时蒙古人姓(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