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ì/Yih

【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猜你喜欢

  • 下陽

    读音:Xiàyáng【源】 系自姬姓。虢叔之后,以邑为氏,见《姓氏寻源》(60)。虢有二邑,上阳、下阳(春秋时为北虢之都,故城在今山西平陆东北30里)(7,9,24)。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 叱千

    读音:Chìqiān《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按:疑此为“叱干”之讹,盖千、干形近似而混,致一为二: 叱干、叱千。)

  • 瓦如

    读音:Wǎrú珞巴族姓氏。出自苏龙部落,为母系氏族。以房前为图腾。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伯常

    读音:bó cháng【源】 春秋时齐有伯常氏(60,62)。【变】 一作柏常(60)。【人】 伯常蹇,春秋时齐人,与孔子同时人,见《晏子春秋》(60)及《庄子》(17,2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

  • 第四

    读音:dì sì【源】 系自妫姓。以次第为氏,齐田之后,见《潜夫论》(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潜夫论》云:“齐田氏之后。”此亦“以次为氏”。出田氏。齐田

  • 恒吉哩

    读音:Héngjí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栋鄂(23,63,180,260)。【变】 ①后改为恒氏(180)。 ②亦作〔恒吉里〕(180),〔恒吉理〕(260)。 ③清正蓝旗满洲马甲苏那阿之妻为

  • 公孫

    读音:Gōngsūn【源】 ①相传神农同母之弟勗,嗣少典(黄帝之父)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氏,盖轩辕帝(即黄帝)初姓公孙,后改姬姓,见《路史》(60,62)。 ②春秋时诸侯之孙皆为公孙,后亦有以为

  • 布占

    读音:Bùzhān【综】 清正白旗满洲闲散金保之妻为布占氏(260)。

  • 读音:Gài【综】 今台湾高雄有此姓(68,261)。盖为盖之俗写,见《康熙字典》(80)。今台湾有人分盖、盖为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鸡泽、乐亭,山东之鱼台、平度,

  • 句井

    读音:Gōujǐng【综】 春秋时孔子弟子有句井疆,卫人(15,21)。一说,句井疆姓句,名井疆(7,17)。亦作〔钩井〕(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