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āng

汤氏起源主要有三。一是以谥号为氏,源于子姓。成汤是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姓子,名履,死后谥号为成汤。他的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为姓,成为汤氏。二是商末宋国君偃之后,出自子姓,因避祸而改。三是出自少数民族姓氏及改姓。

汤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境内。商朝自商汤至纣王亡国,其国都先后多次迁徙。汤氏在商朝就遍布全国各地。唐朝初期,有汤姓前往福建定居。宋代,汤姓主要分布于今江苏、浙江、福建等地。清朝初期,汤姓有迁徙海外者。今日汤姓尤以福建、湖南、江苏、湖北等省居多。

汤姓历史人物有汤惠休,南朝宋诗人,山东临沂人。早年为僧,人称“惠休上人”。因善于写诗被徐湛之赏识。孝武帝刘骏命其还俗,官至扬州刺史。诗学谢灵运,与鲍照并称为“休鲍”。汤正仲,宋代著名画家,江西南昌人。善画梅、竹、松、石,清雅淡远。其作品别具新意,享誉画坛。汤显祖,明戏曲作家、文学家,临川(今属江西)人。万历年间进士,曾经作过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遂昌知县,后以贬抑豪强触怒权贵被劾,居家二十余年,精研词曲与传奇,以著述为事。所著《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称“玉茗堂四梦”。其中尤以《还魂记》(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最负盛名。

汤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七十二位。


汤氏,子姓,夏商之前未有谥法,尧舜禹汤皆名也。南史道人汤休,庸贞元道人汤灵彻,宋州刺史汤桑并吴人宋汤氏为著姓。(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

▲<宋>汤鹏举,金坛人,御史中丞。<明>汤显祖,临川人,戏剧家。<清>汤右曾,仁和人,诗人。

猜你喜欢

  • 读音:Zū【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362)、河南巩县(301)、浙江余姚(389)、萧山(209)、甘肃永昌(392)、台湾花莲、桃园(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

  • 读音:Bé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大陆北方有 此姓(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按: 《姓氏词典》音bēng,不从。)

  • 读音:Mò莫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官名为姓氏。楚国有莫敖(官名)之职,其后世子孙以官职命氏,称莫姓。二是以地名为姓氏。据说上古之世,帝颛顼造鄚城,他的子孙有定居鄚城者,后人去邑旁(阝)为

  • 乌延

    读音:wū yán▲<金>乌延吾里补,大定中保大军节度使。

  • 當納

    读音:Dāngnà【综】 白马人姓。世居四川,甘肃交界地区,当纳,在白马人语中义为黑熊,汉姓为熊(220)。

  • 读音:yī【源】 ①春秋时齐人方言中,“殷”音如“衣”,衣姓或为殷姓之后,见《中庸注》(21,60)。亦见《姓苑》(9,12,15)。②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望】 河南(418)。【布】

  • 托里滾

    读音:Tuōlǐgǔn【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七十图之妻为托里滚氏(260)。

  • 茹連

    读音:Rúlián【综】 明洪武中长沙知府茹连回谏(21,24)。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未详其源。或作“茹莲”。明代有茹连回谦,长

  • 晃豁壇

    读音:Huǎnghuòtán元代蒙古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蒙古族》援引 《蒙古秘史》收载。(按: 疑此即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收晃兀摊氏之别译);《续通志·氏族略》译作“鸿和坦”。

  • 读音:Chuà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及《新编千家姓》(73,91)。一说,串夷为西戎国名,即犬戎,或以为氏(62)。【布】 四川富顺(395)、宜宾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