杄
【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86)。
【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86)。
读音:cháng wú家有长梧,因以为氏,如长柳、长桑之类。(见《姓氏考略》)瞿鹊子问长梧子曰:吾闻诸天子、圣人不从事于务。(见《庄子·齐物论》)
读音:gǔ lí【源】 汉时沛献王孙进伯,囚孤山下,生尸利单于,以为谷蠡(音鹿离)王,号谷孤部,七世孙罗辰从北魏徒洛阳,遂为谷孤氏,又为谷蠡氏(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
读音:Cháōjiā【综】 清正白旗满洲闲散高达色之妻为晁佳氏(260)。
读音:Xiéliè【综】 唐时有斜烈鼎,字周瑞,寿泗元帅(15,21,24)。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唐斜烈鼎,寿泗元帅。”未详其源。
读音:Zhuōbā基诺族姓氏。今云南之景洪有分布。本氏族名,后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基诺族》。
读音:Ā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隋代有庵罗; 唐代有庵铄。
读音:Mǐn【源】 越王无疆为楚所灭,子孙散居闽地,因氏(15,21,60)。或云,越王裔孙无诸封于闽,因氏(17)。【望】建安(17,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福建之清
读音:mián晋大夫食采绵上,子孙氏焉。(见《姓苑》)绵氏,晋大夫食采绵上,因氏焉。今大通监绵上县是其地。(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尔朱氏后改为绵氏;又尔绵氏亦改绵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A-zhà【综】 彝族姓。属武拉家支,今云南禄劝有此姓(375)。
读音:zǐ zhàn【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桓子之子书,字子占,其后以字为氏(4,12,17,60)。又,陈公子完之裔孙陈无字之子书,字子占,后人以字为氏(4)。又,陈威子占书,书生良坚,子以王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