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
【源】 ①见《正字通》(60)。②清蒙古人姓(260)。 【变】 后改为通氏(60,62)。【布】 大陆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临汾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其源不详。《姓氏考略》 注云: “《正字通》: ‘彻,姓也。’ 一云彻氏改为通氏。” 《中国姓氏大全》 亦注: “西汉时为避汉武帝刘彻名讳,改姓通。” 又 《中文大字典》 注引《万姓统谱》 云: “彻里,徐州人,曾祖太赤,从太祖定中原,为马步军都元帅。”
【源】 ①见《正字通》(60)。②清蒙古人姓(260)。 【变】 后改为通氏(60,62)。【布】 大陆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临汾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其源不详。《姓氏考略》 注云: “《正字通》: ‘彻,姓也。’ 一云彻氏改为通氏。” 《中国姓氏大全》 亦注: “西汉时为避汉武帝刘彻名讳,改姓通。” 又 《中文大字典》 注引《万姓统谱》 云: “彻里,徐州人,曾祖太赤,从太祖定中原,为马步军都元帅。”
读音:wú【源】 郚,春秋时周封纪侯之邑(当即郚城县,故城在今山东安丘西南60里峿山),因氏,见《姓苑》(15,17,24,60)。一说,郚为春秋时鲁邑(当即郚乡县,故城在今山东泗水东南),因氏(21
读音:Wū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椒江市有分布。椒江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Zǐfǔ《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氏英贤传》注云: “子俛子,春秋齐人,著书五篇,论兵法与穰苴同。”未详其源。
读音:Ěrgù【综】 彝族姓。丁惹、狄丁等家支均有洱顾姓。属丁惹家支的亦称〔你生洱顾〕(375)。
读音:gōng jì【源】 以次第为氏,如公孟、公伯、公仲之类(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以次第为氏,如公孟、公伯、公仲之类。” 《汉书·地理志》:
读音:sù【源】 ①玊为西番国名,音粟(Sù),其国人入中原者以国为姓(62,239)。 ②玉石之玉作玉,攻玉之玊工(即凿玉之宝石)作玊(60)。或系玊工之后,以职为氏。 ③一说,汉武帝时公玉带即公玊
读音:jǐ【源】 见《潜夫论》(63)。一说即猗氏。《姓氏词典》引 《希姓录》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Mùchǔtè【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文岱之妻为穆楚特氏(260)。又,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穆褚特氏(256),〔穆褚特〕似即穆楚特之异译。
读音:Gǒu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晋城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按:疑与“苟”或通,本草名,即枸杞,亦作苟杞。)“河内多杞,所居饶之,因以为氏。”(《姓氏考略
读音:Kāgǎo【综】 苗族姓。贵州凯里(旧炉山县)有此姓(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