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ī

【源】 ①古者掌乐之官曰师,因以为氏,见《姓谱》(60,62)。②周时师尹(太子之相称师尹)之后,以官为氏,见《风俗通》(1,12,17,60)。③师,乐人瞽者(瞎子)之称。自春秋时晋师旷之后,始以为氏(6,7,12)。④金时尚书右丞师安石,原姓尹,为避国讳,改尹姓为师氏(24)。⑤满族姓(344)。【望】 太原、琅邪、平原(17,21,60,418)。【布】 分布很广,但人数不多。【人】 师涓,商纣王时人,为纣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1,21)。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泾县,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汉、满、蒙古、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引《风俗通》云:“师,乐人瞽者之称……”以官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亦云:“古者掌乐之官曰师,因以为氏。”②《姓氏考略》据《风俗通》又注:“周师尹之后。”师尹,《辞源》注有二义:(一)“众官之长。大夫官。《书·洪范》:‘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国语·鲁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依此,则当以官为氏,然与乐师之师不同源。(二)“指周太师尹氏。《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传):‘师,太师,周之三公也;尹,尹氏,为太师。’”依此,亦以官为氏,系出尹姓。③又,《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金师安石,本姓尹氏,避国讳改为帅氏。”(按:查金代君主完颜氏未见有名“”者,姑录以备考。)④郑樵又注:“师氏避晋景帝讳改为师氏。”见《通志·氏族略·总论·避讳》,司马师为司马懿长子,武帝司马炎代魏,追尊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昭为文帝。望出琅琊,平原,太原。

春秋时晋有师旷;鲁有师乙;郑有师悝、师触、师蠲、师茷、师慧;汉代有师丹,东武人,哀帝时为大司空;宋代有师范、师维藩,又有师颃,翰林学士;明代有师宾;清代有师帝宾。

猜你喜欢

  • 莫胡芦

    读音:mò hú lú周太祖赐广宁杨纂为莫胡芦氏。(见《广韵》)

  • 雅格三

    读音:Yǎgésān【综】 清正红旗蒙古前锋护军季尔哈朗之妻为雅格三氏(260)。

  • 揭陽

    读音:Jiēyáng【源】 汉安道侯揭阳定之后,因官为氏(6,7,12),误。定姓史,为揭阳令,因谓之揭阳定,从所令邑配名,今揭阳史氏犹盛,是揭阳非姓也,见《广东通志》(60,62)。【人】 揭阳当时

  • 读音:Wú吴姓的起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于姬姓。周武王封仲雍的曾孙于吴(今江苏苏州一带), 建立吴国, 其后代遂以国名为姓氏。二是上古时已有吴姓, 这一说法比较复杂, 如说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 因“虞”

  • 拖禮勒

    读音:Tuōlǐlè【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堪泰之妻为拖礼勒氏(260)。

  • 嘎爾巴

    读音:Gā’ěrbā【源】 夏尔巴人姓。世居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和定结陈塘区(435)。

  • 洪林

    读音:Hónglíng【综】 台湾有此姓(236)。当系洪、林两姓所合成。

  • 王夫

    读音:Wángfū【源】 ①春秋时宋公族有王夫氏,见《路史》(17,62)。②皇父氏之别派为王夫氏(17)。《姓氏词典》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据《希姓录》注云: “源于子姓,宋微子之后。”②其注引

  • 有駘

    读音:Yǒutái《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简明中国通史》注云:“尧之先有骀氏。”未道其详。

  • 韓餘

    读音:Hányú【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韩宣子(即韩起)之后,有名馀子者,奔齐为韩馀氏,见《姓考》(4,7,9,12,60)。②汉时韩信之子亡入匈奴,景帝时子顿当末来降,馀在匈奴者为韩馀氏(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