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ī

嵇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于姬姓。夏朝君主少康将王子季抒封于会稽,称会稽氏,遂以稽为姓。至汉初,会稽氏的后裔迁到谯郡的嵇山,便又改为嵇姓。此后,会稽氏的后裔就以“”作为姓氏了。二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北魏鲜卑族有纥奚氏,徙居中原,改为汉姓嵇,遂成嵇氏。

嵇姓发源于安徽宿州,此地东汉属谯郡管辖,故谯郡为嵇姓第一大郡望。后改为嵇姓的北魏鲜卑族纥奚氏曾大量繁衍于巩县亳丘(今河南巩义),与汉族嵇姓相融合,嵇姓昌盛为河南郡望。“五胡乱华”时,嵇姓为躲避战乱逃居全国各地。如今嵇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江苏等省为多。

嵇姓历史人物有嵇康,三国魏时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世称嵇中散。魏晋易代之际,嵇康在政治上对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最终被司马氏杀害。他博学多才,诗文俱佳。热爱音乐,擅长弹琴。尤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文章《与山巨源绝交书》《声无哀乐论》在文化史上影响巨大。嵇康的儿子嵇绍,“八王之乱”时,从惠帝与成都王颖交战,以身护帝,血溅帝衣,后被推为忠君的典范。

嵇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九十四位。


【音】 又音奚(Xī)(80)。【源】 ①系自姒姓。夏王少康封支子季杼于会稽,遂为会稽氏。汉初时迁于谯之嵇山(今安徽宿县西南120里),改为嵇氏(6,12,17,60)。一说本姓奚,其先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至銍(故城在今安徽宿县西南46里),銍有嵇山,因命氏嵇(17,60)。 ②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纥奚氏为嵇氏(12,17)。【望】 河南(17),谯郡(60,418)。【变】 一作〔嵆〕(235)。【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河南、江苏等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嵇姓人口92%。【人】 嵇康,三国时谯郡銍人,官拜中散大夫(17,21,61)。嵇敬,北魏时大将军,其先纥奚氏(17)。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涉县,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太原、大同,陕西之韩城,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崇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水族、布依族等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姒姓。夏少康封子季杼于会稽,遂为会稽氏。汉初,徙谯 (郡)之嵇山,改为嵇氏。” 此当以地为氏,系出姒姓。②又云: “统嵇氏改为嵇氏。” 统嵇,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③为奚姓所改。《姓氏考略》 注引《文章叙录》云: “嵇康本姓奚,由会稽迁谯之铚县,取稽字之上以为姓。” 《姓氏词典》 据 《元和志》 注云: “晋嵇康家于铚嵇山之下,因改姓嵇氏。”嵇,或作“”。

西汉时有嵇发; 三国时魏有嵇康; 南朝梁有嵇宝钧; 明代有嵇昭,滦州知州; 清代有嵇永福,康熙时历城县丞,无锡人。

猜你喜欢

  • 子獻

    读音:Zǐxiàn【源】 ①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桓公之孙子献之后,见《世本》(4,6,12,17,60)。②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大夫子献之后,见《风俗通》(6,12,60)。【人】 子献辽,春秋时楚文王大

  • 塔喇

    读音:Tǎlǎ【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讷殷(23,180)。【变】清正红旗蒙古马甲巴图蒙库之妻为塔拉氏(260),〔塔拉〕似即塔喇之异译。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讷殷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

  • 定連

    读音:Dìnglián【源】 北魏时夷姓,见《魏书·官氏志》(17,62)。《姓氏词典》引 《魏书·官氏志》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Gàn【音】幹氏有Gàn、Hàn二音。参见干(Hàn)。 【源】见《姓苑》(6,9,15,21)。 【望】颍川(17,418)。 【布】四川汉源(336)、中江(345)、彭县(354)、云南东

  • 墨佳

    读音:Mòjiā【源】 清时满洲八旗姓。世居辽阳(23,63,180), 【变】 后改为墨氏(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辽阳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或改为单姓“墨

  • 商丘

    读音:shāng qiū【源】 ①高阳氏建都于商丘,因氏(17)。②高辛氏之裔阏伯为陶唐火正,居商丘,主祀星辰,其后以地为氏(7)。③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大夫食邑于商丘(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以邑为氏,

  • 薩爾蒂-可夫-謝德林

    读音:Sàěrdìkěfū-xièdélín俄罗斯族复姓。“谢德林”意为“慷慨的”,全姓大意为“慷慨的萨尔蒂可夫”,当以绰号为氏。《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Yá【源】 ①西夏人及吐蕃人均有崖氏(91)。②清时汉族已有此姓(23)。③壮族姓(107)。【布】 广西都安(288)、北京、江苏丰县等地均有此姓。【人】 崖葑,清时曾任新宁州(故治在今广西扶

  • 卓巴

    读音:Zhuōbā基诺族姓氏。今云南之景洪有分布。本氏族名,后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基诺族》。

  • 菟赖

    读音:tú lài代北人姓,后改为就氏。(见《魏书·官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