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Fú

宓姓出自上古伏羲氏。在古代,因宓(古音读fú,今多读mì)字和伏字通用,伏姓也叫宓姓,其后子孙称宓姓。伏羲,古时候又作宓羲,汉代人伏生,也叫做宓生。

宓姓人口稀少。

宓姓历史人物有宓妃,上古时期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相传为洛水之神。

宓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三十一位。


【音】 亦音密(Mì)(60)。现香港、广东一带有此音之姓。【源】 伏羲之后。古虙、伏通用,宓系讹字(21,60,62)。一说,伏、宓同出伏羲氏,其后以别族而有宓氏(12,21)。【望】 高阳(418)。【布】 湖北钟祥(388)、山东惠民(382)、台湾(64,68,261)、浙江余姚(384)、定海、北京、香港等地均有此姓。【人】 宓不齐,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6,21)。宓天麟,明浙江慈溪人,万历中苏州府检校,见《浙江通志》(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鱼台、昌乐,山西之大同、阳泉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注云: “即伏羲氏之后也,伏亦作宓。” 当系出风姓。

远古有宓妃,相传为伏羲之女; 春秋时鲁有宓不齐 (按: 亦作“虙不齐”), 字子贱, 孔子弟子。

一音mì,亦现行姓氏。

猜你喜欢

  • 读音:yī【源】 ①相传黄帝25子,其得姓者12,其中有依姓,见《国语》(9,11,21,60)。②春秋时郑大夫食采于依,因氏,见《路史》(17)。③非汉姓。晋时扶馀国(一作夫馀,故城在今吉林双城南)

  • 读音:lǜ【源】见《万姓统谱》(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藘, 姓也。”《汉语大字典》则音lǘ,姑兼收。

  • 蒙果資

    读音:Měngguǒzī【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绥芬(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绥芬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yòu【源】 见《姓苑》(15,21,24)。【布】 北京有此姓。【人】 又尚珍,明时陇西人,宣德中任南京豹韬卫经历(15,21)。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

  • 读音:Tāo【源】见《姓谱》(44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湖北之利川、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谱》亦收,未详其源。

  • 巴格爾

    读音:Bāgéěr【综】 达斡尔族姓。属鄂斯尔哈拉,汉姓为鄂(189)。达斡尔族姓氏。出自鄂斯尔哈拉(氏族),后或改单姓“鄂”。盖取其哈拉鄂斯尔之首音谐“鄂” 以为姓。

  • 读音:jiù【源】 见《风俗通》(1)。因遭难而得救,因以为氏,如赦氏之类(60,62)。【变】 亦作〔捄〕(17)。【望】 江都(17,418)。【人】 救仁,汉时谏议大夫(11)。罕见姓氏。《郑通

  • 读音:Pí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苏武进(314)、河南潢川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河北之涉县、河南之新乡、山西之晋中地区有分布。

  • 读音:Còu现行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引 《新唐书》亦收载。其注称: “唐有凑罗栋”,未详其源。

  • 屠三

    读音:tú sān【源】 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微子之后,公子目夷为左师,听宋国之政,子孙别为目夷氏,又有屠三氏(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世本》 注云: “宋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