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寤
【源】 ①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僖公之子宣子,其后为子寤氏(4,6,12,17,60)。②春秋时鲁季平子之子昭伯寤,其后为子寤氏(7,17)。一说,昭伯寤之后为季寤氏(26)。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妫姓。陈僖公生宣子,其后为子寤氏。” 以字为氏,系出妫姓。
【源】 ①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僖公之子宣子,其后为子寤氏(4,6,12,17,60)。②春秋时鲁季平子之子昭伯寤,其后为子寤氏(7,17)。一说,昭伯寤之后为季寤氏(26)。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妫姓。陈僖公生宣子,其后为子寤氏。” 以字为氏,系出妫姓。
读音:Yǒngtuǒlǐ【综】 锡伯族姓,今汉姓为永(201,433)。
读音:Shìlì《姓氏词典》引《宋史》收载,其注称:“宋有室利乌耶。”未详其源。
读音:Dì【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多此姓: 太原、大同、运城、长治、临汾等地均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Nài能姓出自春秋时期的熊姓。熊挚,本该被立为楚国的君主,但由于残疾,不能立为王,于是就把他封于夔(今湖北秭归东),后楚国以夔国不祭祀祖先为由,灭掉了夔国。后人为避免株连,就去掉熊下四点
读音:Chìhétū【综】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姓(425)。
读音:Zhě【综】 源出不详,广东新丰(296)、湖南湘潭(373)、广西、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ètèliè【综】 清驻防杭州满州八旗中有特特哷氏(256)。
读音:Lílián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引《路史》收载,其后分族,为厘氏、釐氏、骊氏。
读音:shí【源】 见《姓苑》(6)。【望】 河南(17,60,418)。【人】 食我,战国时韩公子,见《战国策》(1,60)。食勃,东晋末十六国时后燕东夷人,合蒲公(6,242)。罕见姓氏。《中国古
读音:Kūnqí【综】 达斡尔族姓(莫昆名)。属敖纳尔哈拉,汉姓为吴(189)。达斡尔族姓氏。系出鄂嫩“哈拉”。后或改单姓吴,盖取其哈拉“鄂嫩” 之首音,谐以音近之“吴”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