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夫蒙

夫蒙

读音:fū měng

【源】 羌姓(60,70)。不蒙氏之异译(70)。【变】 后改为马氏、蒙氏(78),或改为凭氏(12)。【望】 西平(17,418),西羌,见《姓氏急就篇》(17)。【布】 唐时同州(故治在今陕西大荔)、蒲州(故治在今山西永济)多此姓(12,21,60)。【人】 夫蒙羌命,后秦建威将军(12,21)。夫蒙灵��,唐时安西四镇节度使(21,50)。


历史上羌族姓氏,为 “关西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西羌人。后秦建威将军夫蒙羌命。(按:《中文大字典》、《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俱引作“后秦有建威将军夫蒙,羌人。”误。)《姓纂》云:“今同、蒲二州多此姓,或改姓为憑 (凭)。” 同、蒲二州在今山西之永济、河津、临猗、闻喜、万荣以及运城的部分地区,或作“扶蒙”、“不蒙”、“不梦”。

唐代有夫蒙·灵��。

猜你喜欢

  • 叔熊

    读音:Shūxióng《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考》 注云: “源于楚之先族祝融氏。”

  • 浩生

    读音:hào shēng【综】 春秋时齐贤人浩生不害,见《孟子》(6,7,11,17,21)。为复姓浩生氏(7)。一说,即浩星氏,古时生,星二字相通(60,62)。【望】 齐郡(17,418)。历史上

  • 楚勤克

    读音:Chǔqínkè【综】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官绅保之妻为楚勤克氏(260)。

  • 读音:Jiǒng《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 䌹, 罩在外面的单衣, 或即以此物为姓?)

  • 读音:yǎ【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郑公族之后,见《路史》(17,62)。 ②清满洲人姓,世居吉林乌拉(23)。清驻防杭洲满洲八旗有雅姓(254)。【布】 安徽淮南(362)、浙江上虞(279)、陕西

  • 读音:Cù【源】白狄,媨姓,见《潜夫论》(60,62)。白狄,古族名,一作白翟,春秋时狄之一部,原栖息于今陕西延安,山西介休一带,后徙河北,后并于秦。 【变】亦作〔��〕(

  • 读音:pī【源】 ①夏时车正(官名)奚仲,自薛封于邳,古泗州下邳郡即其地也,后因氏,见《风俗通》(1,6,9,12,17)。下邳故城在今江苏邳县。②满族姓(344)。【望】 信都(17,60,418)

  • 读音:Zhǐ【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布】 安徽淮南(362)、河南淮南(286)、山西平陆(298)、山东沂水(332)、新泰(359)、江西萍乡(371)、甘肃永昌(39

  • 读音:Gǔ【源】 ①系自嬴姓。谷伯绥之裔,以国为氏(7,12,17,60)。②系自姬姓。周公族之后(8,60,62)。【望】 襄阳(60),广陵(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 何柰

    读音:Hé'nài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匈奴单于之裔,归汉为何柰氏。” 一作“何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