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
【源】 见《中国姓氏大全》(91)。又,仡佬族有此姓(104)。【布】 四川成都、北京(91)、台湾花莲(68,261)等地均有此姓。
【源】 见《中国姓氏大全》(91)。又,仡佬族有此姓(104)。【布】 四川成都、北京(91)、台湾花莲(68,261)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Sìhé【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龢为和之古文,故似龢即似和。
读音:ā lún高车十二姓,七日阿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gē làn唐金徽州部落之姓。(见《唐书》)=55
读音:Qǐng【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河北隆化有此姓(344)。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省之龙口、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龙口市公安局提供; 《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亦载,
读音:Nàkè【综】 源自金时女真人拿可氏。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纳克氏(256)。金代女真族姓氏,为女真之白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Sàisuō【综】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龙坎寨(160)。
读音:zhì【源】 ①黄帝之子少昊(嫘祖所生)之裔封于雉(故城在今河南南召南),后以国为氏,见《姓考》(17,62)。②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雉,因氏,见《姓考》(17,62)。③系自子姓,殷后有雉氏(1
读音:Nā那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楚国灭掉商王武丁后裔权国(今湖北当阳),将权人迁往那处城,后形成那姓。那姓发源于湖北,望族居于丹阳(今安徽宣城)、京兆(今陕西西安)、天水(今甘肃通渭)。那姓历
读音:Jiāngjù【源】 即将具氏之讹,见《尚友录》(12,21)。【人】将巨子,战国时人,见《汉书·艺文志》(6,12,21)。将巨弥,汉章帝时中谒者(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
读音:Jiàn【源】 源于春秋。孔子弟子虙子贱之后,以字为氏(60,62)。【望】 北平(17,60,418)。【人】 贱琼,汉时右北平太守(1,15)。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