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è

叶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沈姓。颛顼后人沈诸梁,字子高,楚惠王时被任命为楚国叶邑的行政长官,故称“叶公”,其后裔以邑名为姓氏,叶邑遂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二是源自南方少数民族姓氏,春秋时吴国有叶姓。三是少数民族改姓。如蒙古族叶古禄特氏、叶赫氏进入中原后改为叶姓。

源自叶公的一支,辗转迁居于河北河间、陕西雍州、江苏下邳等地。西晋末年,陕西、河北的叶姓后裔一部分向南迁徙,一部分重返中原,此时形成望族“南阳叶氏”。唐宋时叶姓迁徙频繁,其中从河南叶县迁居固始、光山的一支影响较大。世居下邳的叶姓,此时大量迁居浙江括州、宁波一带。唐宋时期,叶姓成为江南的著姓。明清之际,叶姓有迁居海外者。如今叶姓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为多。

叶姓历史人物有叶公,即沈诸梁。叶公不仅是叶姓的始祖,还是春秋楚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叶梦得,宋代大臣,著名词人,词风接近苏轼。累官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尚书左丞等。叶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领导过八一“南昌起义”,参加过广州起义。后任新四军军长,因飞机失事而罹难。叶圣陶,中国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曾任小学教师并从事写作,后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为中国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叶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五十七位。


叶氏,旧音摄,后世与木叶之叶同音。《风俗通》:楚沈尹戌生诸梁,食采于叶,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后魏>叶温琪,下邑人,棣州刺史。<宋>叶梦得,吴县人,诗人。<清>叶天士,吴县人,医学家。


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郧县有分布。此姓系郧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今“”或为“”之简化字,当音yè,亦现行姓氏。

猜你喜欢

  • 叱罗

    读音:chì luó叱罗氏,改为罗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代北姓,后改为罗氏。(见《魏书·官氏志》)张姓所改。魏张羡从孝武入关,赐姓叱氏。(见《北史》)▲<北周>叱罗协,代郡人

  • 破六韩

    读音:pò liù hán破六韩氏,单于之苗裔。初呼厨泉貌,入朝汉,为魏武所留,遣其叔父去卑监国,魏氏乃兴,率部南转,去卑遣弟潘六奚率军北御,军败奚没于魏,其子孙以潘六奚为氏,后人讹为破六韩氏。(见《

  • 越勒

    读音:yuè lè【源】 ①其先库狄越勒部酋长,以部因氏(6,7,12,27,60)。勒为勤之讹,越勤本部落名,居于跋那山,山在今陕西榆林东北,北魏道武帝天兴五年,其酋率部万余家归魏,居五原之北,因以

  • 读音:chén【源】 ①伏羲之裔巴子分封于辰,即辰州(故城在今湖南沅县),其后以国为氏,见《国名纪》(17)。②周文王之孙蔡仲胡,亦称公孙辰,其后有辰氏,见《路史》(17,60)。③辰韩为朝鲜半岛上古

  • 读音:Fù/Fuh【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那顔吉歹

    读音:Nāyánjí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译作“纳颜济达”。

  • 可朱浑

    读音:kě zhū hún出自代北,又居怀朔,随魏南迁。(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北齐〉可朱浑元,天保初封扶风郡王。

  • 读音:Xiē【源】 战国时楚相黄歇,号春申君,其后以先祖名为姓(17,62)。【望】 楚郡(17,418)。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考》注云:“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黄姓。黄歇之后。”

  • 鮑丘

    读音:Bàoqiū【源】 以地名或以水名为氏(60,62)。鲍丘水,《水经注》作东潞水,为潞河上源之一,在今河北。一说,鲍丘即苞丘,亦即浮丘,音讹为鲍丘,别为一姓,见《姓氏寻源》(26)。历史上罕见之

  • 郭兒剌思

    读音:Guō’ěrlásī【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姓中有郭儿剌思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郭尔罗斯(24)、《辽金元姓谱》作〔郭儿剌䚟〕(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