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頻
【源】 南北朝时太原人王雄,永安末从贺拔岳入关,授征西将军,北魏孝武帝西迁,授都督,封临贞县伯。西魏大统年进爵公,西魏恭帝拓拔廓,赐其姓可频氏(7,9,17)。【布】 今北方有此姓(91)。【人】 可频谦,北周时益州总管(7,12,27)。可频瑜,宋时建中年间蓝田尉(7,21,27)。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周书·王雄传》云: “太原人,唐《贞观志》云: 代人,雄泾州总管,庸国公。西魏赐姓可频氏。” 《中国姓氏大全》 称: “现代北方仍有此姓。”
【源】 南北朝时太原人王雄,永安末从贺拔岳入关,授征西将军,北魏孝武帝西迁,授都督,封临贞县伯。西魏大统年进爵公,西魏恭帝拓拔廓,赐其姓可频氏(7,9,17)。【布】 今北方有此姓(91)。【人】 可频谦,北周时益州总管(7,12,27)。可频瑜,宋时建中年间蓝田尉(7,21,27)。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周书·王雄传》云: “太原人,唐《贞观志》云: 代人,雄泾州总管,庸国公。西魏赐姓可频氏。” 《中国姓氏大全》 称: “现代北方仍有此姓。”
读音:Chèyèliè【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宁古塔(23,63,180,260)。 【变】①一作〔彻叶勒〕(180,260)。②清驻防三姓镶白旗中有彻叶尔氏(259,260),〔彻叶尔〕似即彻叶哷之
读音:Hēnglái【综】 彝族姓,属彭伙家支,四川金阳有此姓(375)。
读音:Kāngxīlǐ【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伊巴丹(23,63,180,260)。【变】 亦作〔康锡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伊巴丹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Sè【源】①古啬夫子孙,因氏焉,见《风俗通》(1,6,12,60)。啬夫,周时司空之属官,秦汉时为乡官,执掌诉讼和赋税。②系自姬姓。周桓王之后有啬氏(1,60)。一说,周成王支庶之后,见《路史》
读音:Tángwùwúmì《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 注云: “蒙古族姓。元至元中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卜颜贴木儿,姓此氏。”
读音:Diā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或系取义彫琢磨练之义为氏(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Chù【音】又音Chù(17)。【源】见《姓觿》(17,62)。【望】天水(17,418)。《姓氏词典》 引 《千家姓》 收载,望出天水,未详其他。《汉语大字典》音xù,其注“畜” 引 《姓
读音:Zhélētúlī【源】 明清时居住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下流赫哲族姓(429)。
读音:Zuàn【音】 又音Zuàn(17)。【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人】 钻茶,战国时魏惠王将,见《吕览》(11,17,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
读音:Tuó【综】 源出不详。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疑为陀氏之讹。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