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
【源】 见《万姓统谱》(15)。或系申字加人以别申氏(63)。【布】 江西宁都(280)、江苏武进(314)、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伸意,宋时莆田人,政和进士(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长治、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词典》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亦载,未详其源。
宋代有伸意,莆田人,政和进士。
【源】 见《万姓统谱》(15)。或系申字加人以别申氏(63)。【布】 江西宁都(280)、江苏武进(314)、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伸意,宋时莆田人,政和进士(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长治、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词典》引 《太平图话姓氏综》亦载,未详其源。
宋代有伸意,莆田人,政和进士。
读音:chén yóu鲁贩羊者有沉犹氏,盖以地为氏者。(见《广韵注》)
读音:Héxī【源】 纥奚系居意辛山之部落,以部为氏(27,60,70)。 【变】 北魏孝文时改纥奚氏为嵇氏(17,27,60,70)一说,改为纥氏(12,21,27),奚氏(6,27),拔氏(27)
读音:Gělè《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唐有葛勒阿波。” 未详其源。
读音:Èqíěrsūdálè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顺帝 (孛儿只斤·妥懽贴睦尔) 至元二十六年所立皇太子妃,即姓此氏。
读音:Lúfēi【源】 见《姓苑》(9,63,80)。张澍考证,卢妃氏宜作卢奴氏,以地为氏,妃、奴字形近而误(26)。今姑录此备考。《姓氏词典》 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iáo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安徽之临泉,河北之景县、鸡泽,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驼城、阳泉、长治及雁北地区均有此姓。汉族姓氏。此姓系景县等县、市公安局提供; 《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读音:yì【源】 春秋时齐大夫裔款之后,见《姓考》(7,17,62)。亦见《姓苑》(6,9,12,15,21)。【望】 齐郡(17,418)。【布】 安徽淮南(362)、广西都安(288)、江苏高淳(
读音:ān líng【源】 ①安陵,周时小国(故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其后以国为氏,见《国名纪》(17)。②战国时楚王嬖臣封于安陵(故城在今河南郾城),是为安陵君缠(缠一作繵),子孙氏焉(60,62)。
读音:Lú卢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姜姓。春秋时齐文公之子名高,他的孙子傒食采于卢,子孙以邑为姓。二为少数民族改姓,如北魏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卢姓发源于
读音:Nóngjíl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哈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