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
【源】 见《姓苑》(15,21,60)。当为亭长之后,或封亭侯者之后(60,62)。【布】 北京、湖北武汉(91)、安徽淮南(362)、台湾桃园(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临汾、忻州、湖北之武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姓氏考略》注引清张澍之论云:“当为亭长者之后; 或封亭侯者之后。”亭,秦汉时乡以下的行政机构。亭有亭长,最低一级行政官员。此当以官为氏; 亭侯,东汉爵位名。位在关内侯上。此则以封爵为氏。
【源】 见《姓苑》(15,21,60)。当为亭长之后,或封亭侯者之后(60,62)。【布】 北京、湖北武汉(91)、安徽淮南(362)、台湾桃园(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临汾、忻州、湖北之武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姓氏考略》注引清张澍之论云:“当为亭长者之后; 或封亭侯者之后。”亭,秦汉时乡以下的行政机构。亭有亭长,最低一级行政官员。此当以官为氏; 亭侯,东汉爵位名。位在关内侯上。此则以封爵为氏。
读音:Yuèshí【源】 春秋时齐贤人越石父之后,见《姓考》(17,62)。《姓氏词典》收载,其注引 《姓考》云: “齐越石父之后。”越石父,春秋时齐景公相晏婴之门客。
读音:Lèjiā【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明海之妻为勒佳氏(260)。
读音:Huī【综】 源出不详。河南林县(343)、山东新泰(359)、台湾(68,261)、云南顺宁、昌宁(62)、畹町、河北遵化、唐山、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获鹿
读音:Tuōní【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ú【源】 ①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敬仲之后有梧氏(5,60)。②系自姬姓。郑公族之后有梧氏(60,62)。又说,古梧侯国在郑地,灭于晋,以国为氏(17,60)。【望】 濮阳(17,60,418)。
读音:Sùpú历史上匈奴族姓氏。汉代匈奴部落名。《辞源》有载; 《郑通志·氏族略》 作 “遫僕”。
读音:Tuōtèkè【综】 清满洲人姓。托忒克端方,清满洲正白旗人,字午桥,光绪年间两江总督(72)。
读音:Hà’ěrzhū【综】 清正白旗满洲领催索住之妻为哈尔朱氏(260)。
读音:Zhù【源】 见《中国姓氏集》(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Hàlálǔ【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哈剌鲁氏(13)。哈剌鲁系元时西域部落名,当以部为姓(24)。【变】 亦作〔哈匣鲁〕(33)、〔哈喇娄〕(24)。【人】 伯颜,哈剌鲁氏,元至正年间授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