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张葆连修,刘坤一等纂。张葆连,汾阳人,曾任新宁县知县。刘坤一(1830-1902),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咸丰五年(1855)率团练从清军镇压太平军。后从族侄刘长佑编入湘军,
一卷。清黄丕烈、顾广圻撰。顾广圻(1770-1839),字千里,号涧蘋,自号思适斋居士,又号无闷子,江苏元和(今苏州)人。早年丧父,家境不丰,且身弱多病,却苦读不懈。年届三十,补县诸生,后师从江声(1
二十二卷。梁代释法云(生卒年不详)撰。法云,俗姓周,义兴阳羡(河北省)人。晋平西将军之七世孙。七岁出家,更名法云,从师住庄严寺,为僧宝亮弟子。十三岁始受业太昌僧宗庄、严僧达,且经且论,四时游听,寒暑不
四卷。清罗登标撰。罗登标字子建,宁化人。康熙时举人,官任松溪县教谕。此书都是辨别易中疑义的,共有七十四论、五考、三十三解,合计一百一十二篇,大多都因循前人之说。首卷第一篇论画前有易,未免肤浅。卷三中以
六种,六卷。清黄燀编辑。黄燀字秋圃,婺源(今属安徽)人,精研义理之学,生平不详。本丛书共六种:黄燀辑《智囊补》、《庭训纪闻》、《坡仙遗事》、《三儒类要》、《愿体集》,明余绍祉撰《元邱素语》。其中《坡仙
四卷。清黄澄量编。黄澄量,字石泉,余姚人,目录学家。生平酷爱古籍,于故居前拓地建楼,用于藏书,曰“五桂楼”,编著《五桂楼书目》。该书目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经部分易、书、诗、三礼、春秋、孝经、总义
① 七十六卷。清于成龙等修,张九征、陈焯纂。于成龙详见河北康熙《畿辅通志》。张九征,字公选,号湘晓,清丹徒人。顺治四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陈焯,字默公,清桐城人,顺治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康熙
题抉经心室撰。据考:这个人就是赵贤。赵贤,字子进,浙江钱塘人,光绪丙子年(1876)进士,曾任知县,分发江苏。生卒年不详。这本书本来称为《群经汇解》,由于考场上只考五经,故鸿文局的主人先索去五经刊印,
八卷。清张谦宜(1639?-1720)撰。张谦宜,字稚松,号山农。胶州(今属山东)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少落拓,工诗歌,著有《絸斋诗选》、《絸斋诗谈》、《絸斋论文》等。《絸斋诗谈》前三卷为
一卷。明李肇亨(生卒年不详)撰。李肇亨字会泰,嘉兴(今属浙江)人。本书所录古今妇女双名共六十七人。书中自序谓王元美《弇卅卮言》、张睿父《琅琊代醉编》、陈无功《析醉漫录》中皆有所载,而彼此未备,暇日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