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顾亭林年谱

顾亭林年谱

①一卷。清吴映奎辑。映奎字止狷,又字银帆,江苏昆山人,贡生。此谱谱主顾炎武(1613-1682),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炎武年轻时曾参加过复社。清兵南下,又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以明遗民自居,累征不仕。晚年定居于华阴。他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都邑掌政、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均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之风。一生著述极多,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等四、五十种。此谱为编者据谱王养子顾衍生所编之诸,掇拾遗闻而成。记谱主一生家世、治学、游历及著述等事。其中有编者友人潘道根校补数条。此谱有光绪四年(1878年)金吴澜刊《归顾朱三先生年谱》本,金刊本卷首有谱主像。又录国史儒林传、全祖望所撰神道表、淞南顾氏世系。谱后附亭林轶诗一首、陈仲达等人所撰诗八首、潘道根题年谱诗二首等。②一卷。清车持谦(1778-1842)补辑。持谦字子尊,号秋舲,江苏上元人。贡生。此谱系补辑吴映奎谱稿而成。车持谦曾独撰亭林年谱未成,后得吴稿本,于是“合未成之本,芟复补遗,按年纂入。彼此相同者仍之,间有谦所增益以及校正讹误者,注中悉以‘谦案’别之”。(《自序》)书中于吴谱增益及订正之处颇多。此谱最早的版本是道光十七年(1837年)刊本。③一卷。清张穆(1805-1849)补辑。张穆字石洲,山西平定州人(今山西平定县)。贡生。治经史,通天文、算术,尤精西北地理。著有《蒙古游牧记》等。此谱系张氏就车持谦、徐松二谱(徐谱未刊行)增删而成。谱中每条下对所引前者及据己见所增补者,均分别标明。谱后附有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谱主入祀乡贤始末,著书目录、诸书所记遗闻逸事。此谱初刊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有寿阳祁氏刊《顾阎年谱》本、咸丰三年(1853年)南海伍氏刊《粤雅堂丛书》本,将此书析为四卷,又采国史本传、全祖望撰神道表、何绍基顾先生祠诗为附录一卷。1918年吴兴刘氏刊《嘉业堂丛书》本,有张穆所作改订,以及缪荃孙等人的校补。1935年有商务印书馆影印的《丛书集成初编》本。1963年上海古籍书店据嘉业堂本重印。

猜你喜欢

  • 谷城县志

    八卷。清承印修,黄定镛纂。承印,字佩之,满洲正白旗人,附监生,官阳城知县。黄定镛字谨山,本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县志明正德间知县唐琮创修,其后有清顺治庐雍志,康熙吴应元志,皆未见传本。同

  • 禹贡指南

    四卷。宋毛晃(生卒年不详)撰,晃字明敬,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小学家,绍兴中免解进士,晃精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为海内所宗,尝闭户著书,用功勤苦,砚为之穿,学者称为铁砚先生。著述除《禹贡

  • 霜红龛集

    四十卷。《附录》三卷。《年谱》一卷。清傅山(1605一1690)撰。清丁宝铨编。傅山,初名鼎臣,字青山,后改名山,字青主,别字公它,山西阳曲(今太原)人,清初学者。明末诸生,明亡后,穴居养母,衣朱衣,

  • 来益堂帖

    四卷。清叶长芷(生卒年不详)刻。叶长芷,字兰葊,生平里贯不详。此帖摹勒于康熙时代,卷首有“来益堂帖”四个篆字。共有四卷,其第一卷为钟繇的《荐季直表》、《宣示表》、《戎路表》、《力命表》,以及王羲之的《

  • 汪本隶释刊误

    一卷。清黄丕烈(1763-1825)撰。丕烈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举人,官分部主事。为著名藏书家、校勘家。《汪本隶释》是清钱塘(今杭州市)日照据昆山(今属江苏)徐乾学专

  • 皇明经世文编

    五百卷。《补遗》四卷。明徐孚远(1559-1665)等撰。徐孚远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弘光朝灭亡后,随鲁监国漂泊海岛。永历时,官拜左副都御史。后死于台湾。孚远是明末几社的创始人之一,与陈子龙、夏

  • 春秋义存录

    十二卷。清陆奎勋(详见《陆堂易学》)撰。此书极力批驳所谓《春秋》一字褒贬之说,对《公羊》《穀梁》二传拘守书法的缺陷和宋儒严峻苛刻的论说颇有廓清之功。但因作者务高求胜、翻空出奇,本书之失也较为突出。如:

  • 闽侯郭氏家集十三种

    三十七卷。清末民初郭则沄(1881-1922)编。郭则沄,字啸麓,号蛰云,又号蛰园,别署遁圃老迂、龙顾山人、云淙花隐。室名栩楼、枕石楼、龙顾山房。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台湾,长于北京。光绪二十九年(190

  • 春秋名字解诂

    二卷。清王引之(详见《经义述闻》)撰。王引之是清代著名经学家,精通小学。他用小学说经,用小学校经,因声音以审文字,因文字以察训诂,往往见解独到。他认为训诂的关键在于声音而不在于文字,声音相近往往文义相

  • 和靖诗集

    四卷。宋林逋(967-1028)撰。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隐居西湖狐山二十年,终身不仕,所居植梅蓄鹤。世称其“梅妻鹤子”。死后赐号和靖先生。其诗如其为人,风格淡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