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释名疏证补

释名疏证补

八卷。清王先谦撰。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晚年号葵园老人,学者称葵园先生,湖南长沙人。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江苏学政。任满引疾归,后历主南菁、思贤、岳麓、城南诸书院。清亡后,改名遁,隐居乡间。于学无所不究。校刻《清经解续编》。著《荀子集解》二十卷、《庄子集解》八卷、《汉书补注》一百卷、《后汉书集解》一百二十卷等十多种。《释名疏证补》为王氏精心校辑之作。书据毕氏原本,参酌吴刊顾校本,及成蓉镜之《补证》、吴翊寅之《校议》、孙诒让之《札迻》,并采摭同时学人如王启源、叶德炯、孙楷、皮锡瑞、苏德舆,及先谦弟先慎各家校语,萃为一编。书成,复得胡玉缙、许克勤两家校语,为芟去重复,别为《疏证补附》一卷列后。书刊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刊本附《续释名》、《释名补遗》共一卷、《疏证补附》一卷。王氏《释名疏证补序》曰:“文字之兴,声先而义后,动植之物,字多纯声,此名无可释者也。外是则孳乳繁赜,旨趣迁贸,学者缘声求义,辄举声近之字为释,取其明白易通而声义皆定,流、求,珥、贰,例启于周公;乾、健,坤、顺,说畅于孔子;仁者人也,谊者宜也,偏旁依声以起训;刑者侀也,侀者成也,展转积声以求通,此声教之大凡也。”王氏谓文字有两类,一类为名无可释者,一类为孳乳繁赜,可举声近之字为释者,此说较刘熙笼统地认为“名之于实,各有义类”之说进步多矣。能够探讨语源,与被释词声近义通者,必须是被释词之同源词,因为同源词在原始时本只一个词,后来才孳乳分化而为不同的词。所以语词文字有两类,可用声近义通为释的,只是其中之一。王氏理论见解高出前人甚多。《释名疏证补》为集成之作,诸家之说毕见,学者可参酌比较,故于研究《释名》十分方便。王氏荟萃众说之外,亦往往参以己意,其中有驳正成国之误者,如《释饮食》“脯”字条,王氏认为“脯脯无义”,斥成国以“脯”释“脯”为牵强之说。有驳正众说之误者,如《释天》“乾”字条,毕曰:“玄者以色名之也。”王氏曰:“玄取远义。”有校正今本之误者,如《释山》“山旁陇间曰涌。”王氏曰:“涌当为甬。”有列举书证者,如《释形体》“身,伸也”条,王氏举《周礼》注、《荀子》注、《说文》等为证。有诠释其义者,如《释形体》:“吻,免也。”王氏曰:“《文选·文赋》注引《苍颉篇》:吻,唇两边也。《说文》:吻从勿声。凡从勿从免之字,音近义通,故《礼·礼器》、《祭义》注云:勿勿犹勉勉也。成国以免训吻,亦取声近字。”总之,《释名疏证补》虽非尽善,但内容十分丰富,确为《释名》勘校最精、疏证最为丰赡翔实之注本。书末所附《释名疏证补附》一卷,为元和胡玉缙、海宁许克勤二家校语。所附《续释名》、《释名补遗》,为增补《释名》之作。《释名疏证补》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长沙思贤书局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据是本影印,流布较广。

猜你喜欢

  • 仕学全书

    三十五卷。明鲁论撰。鲁论,字孔壁,号西麓,江西新城人。天启中以贡生授颍州(今属安徽)州同,官至福州府同知。著有《四书通义》,已著录。本书原名《闻见录》。主要记述明代官制,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官署之职掌、

  • 释常谈

    三卷。撰人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曾著录《续释常谈》二卷(当为二十卷),谓其书为龚颐正撰,又谓昔有《释常谈》一书,不著撰人名氏,今故以续称。据此可知,此书之作在龚颐正之前,当出自北宋人之手。此书卷首有

  • 五经通义

    一卷。题缺名。据《隋志》载《五经通义》八卷,无撰人名氏。《唐志》有《五经通义》九卷,题刘向撰。后汉曹褒又有《通义》十二篇。尚未能确考。此本共十七条,文多不全,大概是由辑集而成,只是不注明出处,见于群书

  • 铜梁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韩清桂修,陈昌纂。韩清桂,曾任铜梁县知县。陈昌,邑人,进士。铜梁县明代志毁于兵燹,逮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县令郑王臣从事搜辑,仅人物、艺文二志。嘉庆十三年(1808)县令吕清踵事增

  • 金石莂

    不分卷 清冯承辉撰。冯承辉,字少眉,清嘉道间云间(今属上海市)人。此书录冯氏“古铁斋”所存三代至宋之金石,有盘、敦、鼎、戈、镜及砖瓦之属,凡有文字可资考证者,悉照原本仿摹上版。唯古钱历代甚多,仅录刀布

  • 四声篇海

    十五卷。金韩孝彦(生卒年不详)撰,其子韩道昭(生卒年不详)修订。韩氏父子为真定松水(今河北正定)人,孝彦字允中,道昭字伯晖。他们还把此书所收的字改为按韵编排,成《五音集韵》一书。二者相并而行,与《集韵

  • 薇香集

    一卷。《燕香集》二卷。《燕香二集》二卷。清方观承(1698-1768)撰。方观承,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桐城(今安徽桐城)人。雍正十一年(1733)由监生荐授中书舍人,乾隆朝历任吏部郎中,直隶清河

  • 心经法语

    见《心经》

  • 青琐尽言

    二卷。杨东明撰。杨东明(1548-1624),明河南虞城人,字启修,一字启昧,号晋庵,别号惜阳居士。万历(1573-1620)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刑部右侍郎。直言敢谏,尝于荒年上河南饥民图,颇负时誉。

  • 古乐府

    十卷。元左克明编。克明自称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生平不详,约元顺帝时人。是书录古乐府词,分八类,依次为古歌谣、鼓吹曲、横吹曲、相和曲、清商曲、舞曲、琴曲、杂曲。是书较郭茂倩之《乐府诗集》迟编六年,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