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逆耳忠言

逆耳忠言

四卷。法兰西殷弘绪(?-1741)撰。殷弘绪字继宗,耶稣会士,康熙三十八年(1699)入中国,雍正初(1723)年到北京,死于乾隆六年(1741)。《逆耳忠言》是一部宣传耶稣教义之作,全书大意,无非是励其教中人以身殉道,不可阿顺曲从。殷弘绪入北京传教时,适是清世祖初政,允禧、苏努诸大狱发生之年,允禧与葡萄牙耶稣会土穆经远善,允禧既被禁锢,穆经远死于谪所,苏努一家尽奉天主教,也因获罪,谪发西宁,遂禁天主教。此书卷二所述假如一人无辜被害,内受责于妻子儿女,所有被化自新之众,尽遭荼毒,也系言中有物,至卷四所述,倘国王之命大不合于天主,犹如付命之臣大不合于王言,士庶岂能法守等语,则公然鼓励教中人违抗法禁。此书初刻于北京,其本极罕见,有同治十二年(1873)重刻本,土山湾印书馆重刻本。

猜你喜欢

  • 桐庐县志

    ①四卷。清童炜修,吴文炜、王佥吉纂。童炜,康熙年间任桐庐县知县。此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分四类,卷一风土类,目十六,为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形胜、城郭、坊表、市巷、乡隅、山川、田土、水利、

  • 清江碧嶂集

    一卷。元杜本(1276一1350)撰。本字伯景。号清碧。清江(今属江西)人。本读书能文,并经世致用,吴越岁饥,本上《救荒策》。江浙行省丞相忽剌术用其言,米价顿平。荐于武宗,召至京。不久,归居武夷山。文

  • 两广奏草

    十六卷。叶盛撰。叶盛(见《叶文庄公奏疏》)。《两广奏草》原与其他奏议合为一编,后来单独刻印。此奏草是叶盛于天顺二年(1458)巡抚两广时所上疏稿。书前卷首有嘉靖辛亥(1551)张寰的序,称叶盛著作颇多

  • 山海经

    十八卷。晋郭璞(详见《尔雅注疏》)注。旧说此书是唐虞之际,夏禹、伯益所作,不可信。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至汉代由多人写成,非一人一时之作。全书共十八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

  • 四书记悟

    十四卷。清王汝谦撰。汝谦字六吉,河南武陟(今河南武陟)人。是书首有李棠阶、毛昶熙序及自序。题为“记悟”,乃记其所自得。而义多陈腐,绝少新得。其所引只鹿忠节、孙夏峰等数家之说,参证不广,其子孙及门生辈为

  • 国朝全闽诗录

    三十二卷。清郑杰(生卒年不详)编辑。郑杰,字人杰,又字昌英,约乾隆、嘉庆年间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乾隆间贡生。喜藏书,其藏书之所曰注韩居。《国朝全闽诗录》简称《闽诗录》,系郑氏在藏书之闲暇辑成。其

  • 萧氏旌孝录

    一卷。清刘文淇(1789-1854)编辑。文淇字孟瞻,江苏仪征人,嘉庆优贡,著有《左传旧注疏证》等。该书记孝子萧日暎事迹。日暎,江苏江都人。其母病笃,日暎柱香告天,自刲肝二片,和药喂母,母病愈,日暎则

  • 然脂集例

    一卷。清王士禄(1626-1673)辑。王士禄字子底,号西樵。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初诗人。顺治进士,官吏部考功员外郎。工诗,学孟浩然。与弟士祐、士祯均以文名,时号“三王”。著有《司勋五种集》、

  • 何水部集

    一卷。梁何逊(?-约527)撰。何逊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文章与刘孝绰并称,世谓之“何、刘”。范云见其对策,大加称道,因结忘年交。自是一文一咏,云辄嗟尝。沈约亦

  • 运渎桥道小志

    一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字伯雨,江宁(今南京)人。世居讲堂大街,后移红土桥。皆与玉带河为遗。河即古之运渎也。《运渎桥道小志》光绪原刻本。以水为经,以桥为纬。虽纵横仅十里,而里巷旧闻,先辈懿行,人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