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达斋丛说

达斋丛说

一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撰。此书主要内容是解说经义,只“汉唐改笞法”、“三门转漕”、“神臂弓”、“劈正斧”几条无关经义。在“文王受命称王改元说”中,认为文王受命改元,为古今一大疑,其实不值得怀疑;并根据若干史实论证,当时确有其事,又谓若拘执于后世情况来绳三代以上,则定不可通。其说很有道理。在“《王制》说”中,谓《礼记·王制》是孔子遗书,是孔子弟子所记。王,指的是素王。孔子生于周代的衰败之期,不得其位,于是托鲁史编成《春秋》,立素王之法垂示后代。《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只有《公羊传》发明最善,将《公羊传》中的说法与《王制》比照,往往相合。俞樾又谓孔子将作《春秋》,先修王法,斟酌损益,具有条规,而后其弟子则私相纂辑而成此篇。此说自成一家之言。在“致知在格物说”中,谓“格物”为《大学》教人之始,不能看得太玄妙,也不必求之过高。“格”即正,“格物”就是“正名百物”之义。此类精妙之论,书中不乏。《达斋丛说》有《春在堂丛书·曲园杂纂》本,《皇清经解续编》本(南菁书院刊、蜚英馆石印)。

猜你喜欢

  • 礼稽命征

    不分卷。清黄奭辑。黄奭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以天人感应学说论历代礼制的变化,其核心思想大意是:王者制礼作乐本之于天命,然而天命不常,因之历代礼制都有增损、改易。如:唐虞五庙是亲庙四种加始祖庙,其后夏、

  • 小忽雷

    二卷。清孔尚任、顾采合撰。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李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今属山东)人,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中授国子监博士,迁户部员外郎,后以故罢官。孔尚任博学能文

  • 义乌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诸自谷修,程瑜、李锡龄纂。诸自谷,义乌县知县。义乌为秦代古邑,历史甚长,有志最早。宋代原有元丰、咸淳志。元时正邑人黄文献合宋两书而成正志。明代正统、万历、崇祯修数次,迄清康熙朝有十

  • 竹香诗集

    四卷。清席鏊(约1744年前后在世)撰。席鏊字景溪,常熟(今江苏省常熟)人,吴伟业之外孙,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七年(1729)举人,官内阁中书,工诗,对诗法颇有见地。此集有诗三百余首,乃其友杭世骏所删。

  • 针余吟稿

    一卷。清崔幼兰撰。崔幼兰,生卒年不详,直隶魏县(今属河北省)人,崔述之妹,刘欢成之妻。清末诗人。此书有民国二十一年(1932)亚东书局排印本。顾颉刚得到范廉泉收藏的钞本,并收入《崔东壁遗书》。收有四十

  • 大学臆古

    一卷。清王定柱撰。是书首有自序,大意以为朱子与《大学》,尤殚精力,独格物一节,补经所缺,纷纷讥病。是书虽于程朱不尽合,但不致戾程朱,诚正轨辙。其分章取李光地所定古本,也不尽依之。如第二章李本连“淇澳”

  • 神僧传

    ①九卷。明成祖朱棣(1360-1424)编著。朱棣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封为燕王。他“智勇善用兵”,在多次率军征讨蒙古的戎马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史载他智

  • 民国福建通志

    三百十一卷,民国福建通志局纂修。福建省自宋梁克家《三山志》后,记舆地者,不下数十家。惟明黄仲昭《八闽通志》颇称善本。民国初年,国会建议中央政府督各省修志。闽省当局因设通志局,主持重修通志。几经努力,终

  • 雪泥书屋杂志

    四卷。清牟庭(生卒年不详)撰。牟庭又名牟庭相,字陌人,号默人,栖霞(今山东栖霞)人。乾隆六十年(1795)优贡生。曾任观城县训导等。牟庭学识渊博,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比较异同,考订经史,以成此书。书中以

  • 三华集

    ① 十八卷。明钱子正、钱子义、钱仲益合刻。钱子正、钱子义兄弟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皆工诗,子正有《绿苔轩集》六卷;子义有《种菊庵集》四卷。钱仲益是子正之从子,名永升,以字行。有《锦树集》八卷。三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