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转注正义

转注正义

一卷。清李翘(其生平未详)撰。李翘浙江人。是编首列转注本于方言说。次举《方言》与《说文》说解同训者为证。次分转注之例为正变两类。正例有七:一曰训解一字相同,如“”训“”,“遝”训“”;二曰训解二字相同,如“笭”、“篚”并训“车笭”;三曰互相转注,如“论”训“议”,“议”训“语”,“语”训“论”;四曰训解稍不同而义同,如“遹”训“回避”,“避”训“回”;五曰数字一义,如“姣”、“姝”、“”、“孆”诸字并训“好”;六曰一事而有数字,如相谒食麦楚谓“饴”,秦谓“餖”;七曰数字转注,如“逆”训“迎”,“迎”训“逢”,“逢”训“遇”。变例有八:一曰同部字为训,如以“敛”训“收”,“攷”训“敂”;二曰双声叠韵字,如以“赵”训“趍赵”,“鹔”训“鹔”;三曰数字同训,所训之字属异部,如以“”训“美”,“美”训“好”;四曰两部义近,互相转注,如“肇”、“敂”、“攷”、“”训“手”部之“”,“”又训“支”;五曰两部部首同字异体相转注,如“大”部“”训“大”,“介”部“奕”训“大”。六曰两部部首义近相转注,如“燕”训“玄鸟”,“”训“玄鸟”;七曰异部义近,互相转注,如“舜,楚谓之,秦谓之藑”;八曰异部互相转注,如以“但”训“禓”,“禓”训“但”。《续修四库提要》云:“是编谓方言为转注之本,不得谓非探原之论,第于转注字之改造由于声变,未经说明,而又不限于同部,并推广及于连语,竟出许氏说解“建类一首,同意相受”之外,未免得失参半耳。”(冯汝玠)是编有刊本。

猜你喜欢

  • 补篱遗集

    八卷。清姚福均撰。姚福均字屺瞻,号瑶仙,江苏常熟人。生卒年未详。诸生。久困于科场,三十余载,以恩贡生终。是集凡八卷。由挚友王伊编次。其妹倩殷、树森筹资印行。卷一、二为解经之作,颇多新义。如谓《论语》“

  • 雅安县志

    六卷,清胡荣湛修,余良选纂。胡荣湛,富顺人,曾知雅安县事。余良选,邑人。雅安古青衣、羌国。秦置严道县,宋齐梁侨置汉嘉县,魏周曰始阳县。隋复称严道县。唐宋元因之。明省严道县为雅州。清雍正间,升为雅州府,

  • 字考

    二卷。明夏宏(生卒年不详)撰。夏宏字用德,号铭乾,海阳(今广东潮安)人。此书上卷凡三类:误写字、疑似字、误读字;下卷凡二类:通用古字、用通联字。其意在于订正六书之讹,但不能求之《说文》深研古义,照抄后

  • 河间府新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杜甲修,胡天游、黄文莲纂。杜甲,江都人,历官杭州知府、河间知府。胡天游,字雅威,山阴人,候选州同知。黄文莲,字芳亭,上海人,候选知县。此志为河间知府王检于乾隆十八年(1753)聘胡天

  • 春晖阁诗钞

    六卷。清蒋湘南(1795-1860?)撰。蒋湘南生平详见《七经楼文钞》(辞目)。蒋湘南还有《关中集》、《江上集》、《燕台集》、《梁苑集》。但仅《七经楼文钞》刊行。后四集未经编次,为门弟子所钞存。此编为

  • 馌■室诗草

    一卷。冯婉琳撰。冯婉琳,生平不详,字佩,山西雁门人,冯习之三女,董香之妻。(《山西通志》作二卷,洪洞董文粲之妻)。此书列入《山石丛书》初编之中,书后有韩坰、张籁所作跋语,共二十三页。此书有民国十四年(

  • 梦村集

    二卷。清朱纬(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朱纬字义俶,历城(今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由岁贡生官邱县训导。著有《梦村集》。是集凡二卷,朱纬七十四岁时所作。诗清浅为而有脱洒之致。集中有《七十自寿诗》,

  • 周官学

    一卷。清末刘光撰。刘光,湖北大冶人。刘氏此书,书首有光绪三十三年(1908)自序,称“观今所仿行东西各政,……无一不在是书(指《周官》一书)中。爰逐条对举,以见我中国圣人,早具先见之明,为先路之导。”

  • 恒言录

    六卷。清钱大昕撰。钱大昕(1728——1804)字及之,又字晓征、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先世常熟(今江苏常熟县)。清乾嘉学派著名学者,学识渊博,“先生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不专攻

  • 毛诗礼征

    十卷。清包世荣撰。世荣字季怀,安徽泾县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元年举人,拣选知县。据其从父兄世臣序称:“季怀殁后,检其遗书,有致友人书云:‘学诗八年,自谓有得,奋然欲述《诗礼原郑》一书,今编次粗就,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