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左补义

读左补义

五十卷。清姜炳璋(详见《诗序补义》撰。作者认为,《春秋》并无自己独有的一定体例,而《左传》所谓的“例”皆史家旧文,其来源有五:西周旧典、东迁后列国相沿之例,鲁史自相传授之例、霸国改定之例、鲁君臣私定之例;《春秋》则全袭用此五例之旧文。至于杜预所谓的“凡例”,系出自“周公之礼经”;“变例”则属孔子的新意,尚未成为定论,因此,解说《春秋》不能屈经从例。此书解《左传》大半采杜预之说,其余兼采诸家,并参以己意,都颇为简洁。但是,认为《春秋》“全国五例之旧文”,很难令人信服;此外,作者于每传前后附以评、说,或论史事,或评文章,其著述之体例亦非纯粹说经。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刊本。

猜你喜欢

  • 巧换缘

    一卷。清唐英撰。唐英生平详见《梁上眼》(辞目)。此剧亦《古柏堂传奇》之一种。剧写常州书生洪遇到金陵买妻,被店主张小桥和小李儿所骗,以小李儿五十五岁寡婶周氏暗换看定的张小桥的女儿芳玉。后来周氏虽被识破,

  • 律表

    六卷附洗冤录表 四卷督捕则例表二卷。清曹沂撰。曹沂,山西介休县人。乾隆间任宜昌府知府。是书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后编成。首为曹沂自序,次为凡例,内容有五刑狱具诸图,纳赎收赎图、三流道里表、五服、八

  •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

    十二卷。清王澍撰。王澍,详见《禹贡谱》条。该书依《淳化法帖》原目,一一考证,分为十卷;又载古今法帖考一卷,研究阁帖之缘起,及诸帖之源流;最后作者又以自己所得笔法,编为一卷,附其后,共十二卷。研究考证法

  • 数根术解

    一卷。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撰。《数根术解》是研究初等数论中素数理论及应用问题的专著。华蘅芳列举了“减数增乘之诸尖堆(即)”及“诸乘尖堆(即)n说明连续k个自然数之积必可被k!整除,他还研究了一些

  • 后一捧雪

    二卷。清胡云壑撰。胡云壑,字士谵,一字蘅洲,浙江杭州人。生卒年未详。是编继李玉《一捧雪传奇》而作。以原书记莫怀古事,其义仆莫诚贞姬雪娘,皆为主捐躯。戚继光仗义为友,谊亦可钦。而怀古于此数人皆无所报,以

  • 玉烟堂法帖

    二十四卷。明陈元瑞(生卒年不详)辑。陈元瑞生平不详。据该法帖中董香光《序》介绍,可知陈元瑞深于书学。该贴选取历代名迹法帖的石刻佳本,始于汉魏,终于宋元,共编定二十四卷,刊成于明万历癸丑(1613)。所

  • 经锄堂经说

    一卷。没有撰者姓名。每篇后皆有陈澧评语,疑为张维屏所撰。因为张氏曾为湖北黄梅县令,篇中有“余尝自龙坪至黄梅”语,而张氏又素与陈澧相善。书中只有文章五篇,都是解说《禹贡》的。其说彭蠡,据《史记·封禅书》

  • 宋诗删

    二十五卷。清顾贞观(1637-?)编。顾贞观字远平,一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属今江苏)人。康熙五年(1666)举人,官内阁中书。与吴兆骞为友,齐名。康熙十五年(1676)馆于宰相纳兰明珠家,与其子

  • 两曹旧事

    一卷。清魏元旷撰。魏元旷,光绪进士,用主事,分刑部学习。因此将部中的各方面情况汇为是书。(元旷另有《南宫旧事》一卷,已著录)分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四川、山西、湖广、广东、广西、河南、陕西、云南、贵

  • 纬萧草堂诗

    六卷。清宋至(1656-1725)撰。宋至字山言,晚号方庵。商丘(今河南商丘)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督学浙江、工诗。宋至为吏部尚书宋荦之子,承有家学,兼得王士祯之传。《四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