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诚意伯文集

诚意伯文集

二十卷。明刘基(1311-1375)撰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江浙行省都事,因与元朝统治者发生矛盾,充弃官隐居于青田山中。元至正二十年(1360)至应天(今江苏南京),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并为筹划用兵次第,参与机要,深得朱元璋倚重。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洪武四年(1371)辞官。后为胡惟庸所谮,忧愤而死,谥文成。著有《国初礼贤集》、《郁离子》五卷、《覆瓿集》二十四卷、《写情记》四卷、《春秋明经》四卷、《犁眉公集》五卷。本各自为书。是书于成化六年(1470)由戴用、张僖合为一帙,共二十卷,前有杨守陈序。卷一为刘基之孙刘廌所撰的《翊运录》,卷二至卷四为《郁离子》,卷五至卷十四为《覆瓿集》,卷十五、十六为《写情集》,卷十七、十八为《春秋明称》,卷十九、二十为《犁公眉集》。刘基才力富健,善诗能文,颇有盛名。其诗沉郁顿挫,自成一家,足与高启相比。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诚意锐意摹古,所作特多,遂开明三百年风气”。其文闳深肃括,亦宋濂、王祎之流亚。杨守陈序称“子房之策不见词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与张良、房玄龄相比,刘基不仅博学多识,智略如耶律楚材、刘秉忠,而文章亦非二人所及。高启善诗,宋濂善文,而诗文皆有特色而成就较高者,于明初当属刘基。”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春秋左传补注

    三卷。清马宗梿撰。宗梿字器之,又字鲁陈,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嘉庆辛酉(1801)进士。少从姚鼐学古文辞,精研经训。著有《公羊补注》、《毛郑诗训诂考证》、《周礼郑注疏证》、《穀梁传疏证》、《说文字义广

  • 正俗备用字解

    四卷。清王兆琛(生卒年不详)撰。兆琛原名兆玺,字叔玉,号献甫,又号西舶,福山(今属山东)人。嘉庆丁丑(1817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山西巡抚。是书取通用字,分别正俗,解释音义,依《康熙字

  • 和平县志

    八卷。清曹鹏翊,徐廷芳修,朱超玖、徐润纂。曹鹏翊,河南巩县人,举人,乾隆十八年(1753)任知县。乾隆间,适逢奉修直省通志,檄行郡县,知县曹鹏翊开馆纂修,聘徐廷芳、朱超玖参纂,历数月告竣付梓,时乾隆二

  • 易解拾遗

    七卷。附《周易句读读本》二卷。清周世金撰。周世金字仲兰,衡山人。此书成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大旨以数讲易。卷一、卷二推衍河图、洛书、先天、后天之说,追求拔奇于旧说之外。卷三、卷四、卷五为观玩四法

  • 仪礼丧服文足征记

    清程瑶田(1725-1814)撰。瑶田字易田,一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曾任江苏嘉定教谕。与戴震同学于江永,长于旁搜曲证,不为经传注疏所束缚。对古代名物的考订,绘图列表,便于稽寻。谓《禹贡》扬州的

  • 楚骚绮语

    六卷。明张之象(生卒年不详)编。张之象著有《太史史例》。本书摘录楚词中的字句编辑而成。同时,又杂录二十五赋,又不著明其出自何篇。

  • 太平清话

    四卷。明陈继儒撰。陈继儒见《见闻录》条。《太平清话》是一部杂记古今琐事的书。这部书征引舛错之处,不可枚举。当时都传称陈继儒能识古今书画。然而如果看他的载著,实在有辱这么宏大的名声。这是《四库全书总目》

  • 海岱日记

    一卷。清张榕端撰。张榕端,字朴园,磁州(今河北磁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三十五(1696)年,张榕端奉敕东祭,正月离京,登泰山,历沂山、东海,往返四

  • 王刘诗牍

    一卷。清王铎、刘玦书。李化熙嘱刘光飏摹刻于清顺治己丑年(1649)。李化熙,字玉弦,生平不详。该帖中有李氏自题语,述及帖牍形成经过。该帖所收诗帖以王铎为主,刘玦尺牍仅五种,权作王氏附属。本帖镌刻精美,

  • 含元子

    见《含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