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考校注

诗考校注

一卷。宋王应麟(1223-1296)撰,清卢文弨(1717-1796)增校。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今浙江宁波)人,淳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精于经史、地理,善长考证,著作极多,有《深宁集》一百卷、《玉堂类稿》二十三卷、《掖垣类稿》二十二卷、《汉艺文志考证》十卷、《通鉴地理考》一百卷、《通鉴地理通释》十六卷、《通鉴答问》四卷、《困宁纪闻》二十卷、《蒙训》七十卷、《集解践阼篇》六卷、《补注急就篇》六卷、《补注王会篇》十卷、《小学绀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词学指南》四卷、《词学题苑》四十卷、《笔海》四十卷、《姓氏急就篇》六卷、《汉制考》四卷、《六经天文编》六卷、《小学讽咏》四卷。文弨字召弓、矶渔,又字擎斋,晚号弓父,人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督湖南学政,曾主讲于浙江各书院,与著名学者戴震、段玉裁为好友。生平潜心汉学,精于校勘,所校《吕氏春秋》、《春秋繁露》、《孟子音义》、《荀子》、《逸周书》、《贾谊新书》、《韩诗外传》、《方言》、《精典释文》、《白虎通》等三十八种究其衍误,人称精审。著有《群书拾补》、《补正逸周书》、《抱经堂集》。齐、鲁、韩三家之诗,于汉武帝时立有学馆,曾兴盛一时,毛诗晚出,但有经学大师郑玄为之作笺,流传甚广,三家诗反渐渐湮没。《隋书·经籍志》云:“齐诗魏代已亡,鲁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传之者。”应麟检诸书所引,集帙成书,以存三家佚文。又旁搜广讨异字异义,曰异诗,以附缀其后,每条各注其所出。所引韩诗较多,齐鲁两家仅寥寥数条。卷末别为补遗,以掇拾所缺。文弨增校是书,首列应麟原序,增加应麟书中未备者,各归本篇,录成清本,后有跋语。后又据通志堂所刊宋本《经典释文》及日本人山井鼎《七经考》再加补校。但现今所见之书,序跋俱不存,只在各条下增注出处,间有按语,且补入释文,当为后定之本。文弨此书未付梓,仅存稿本。

猜你喜欢

  •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三卷。宋刘温舒(生卒年不详)撰。刘温舒事迹仅据此书序中可知曾任朝散郎太医学司业。此书简称《运气论奥》,分上、中、下三卷,共有论三十一篇(末篇《五行胜复论》未注次序),图二十九幅。书中对《内经》运气学说

  • 东白堂词选初集

    十五卷。清佟世南编。世南字梅岑,辽宁辽阳人,生卒年不详。世南鉴于唐宋词有《花间》、《草堂》诸集,明词选却无善本;清词家有《倚声》、《今词》二选,但搜罗未富。故与陆进、张星耀商榷去取,合明清词人所著汇为

  • 三朝辽事实录

    十七卷。明王在晋(1564-1643)撰。王在晋,字明初,苏州太仓(今江苏太仓)人。万历进士,授中书舍人,迁兵部左侍郎。天启二年(1622年)升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后任南京兵、吏二

  • 独断

    二卷。东汉蔡邕(132-192)所撰。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少博学,喜好辞章、数术、天文,精通音律。曾为河平长、郎中,后迁议郎。嘉平四年(175),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

  • 天然如意斋诗存

    清皂保(生卒年均不详)著。皂保字荫芳,姓伊尔根觉罗氏,热河驻防满洲人。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天然如意斋诗存》收诗二百首,其中不乏关乎政事、史实之作。譬如,皂保曾奉使蒙古王宫,册封朝鲜,又曾任吉林将军,

  • 佛祖统纪

    五十四卷。宋僧志磐(生卒年不详)撰。志磐号大石,天台宗僧人,尝住四明(今浙江鄞县)福泉寺及东湖月波山。不详其身世及生平事迹,只知志磐僧学识颇丰,幼年从儒者袁机受学,后出家学禅。除著述本书外,还写有《法

  • 司空表圣文集

    十卷。唐司空图(公元837-908)撰。司空图字表圣,号知非子、忍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属山西省)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诗人、诗歌理论家。因世乱退隐,专力写作,不问世事,隐居中条山王官谷。

  • 桐阴山房丛刻

    三种,三卷。清周继煦撰。周继煦字春甫,江西泰和人,生卒年不详。官居贵州,与邵汉勋、郑珍、莫友芝等交往。丛书所收三种均为其撰述小品:《蕉心阁词》一卷,是周继煦的词集;《幽梦影续评》一卷,《幽梦影》为明张

  • 八分书辨

    一卷。清杨锡观撰。参见《六书辨通》。是书系考辨八分书体之作。关于八分,历代众说纷纭,言人人殊。杨氏辨之曰:“八分即汉隶,今楷之别名尔。”“汉之隶皆可谓分,其从篆体者,即八分是篆二分是隶也;其与正楷无异

  • 禺山文集

    一卷。《诗集》四卷。明张含(1479- 1565)撰。张含字愈光,又字用光,号禺山,永昌卫(今云南保山)人。正德二年(1507)举人。著有《禺山文集》。张含学出于李梦阳。又与杨慎最契,故诗文皆为杨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