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经传说取裁

诗经传说取裁

十二卷。清张能麟撰。张能麟,字玉甲,又字西山。顺天大兴(今河北省大兴县)人,一说宛平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四年(1647)进士,任浙江仁和县知县,不久升四川按察司副使。他的学术思想师承程、朱理学,著有《西山文集》九卷、《诗经传说取裁》十二卷。此书编前有能麟自序,他认为五经都是记录圣人之言,只有《诗经》记录圣人之声,圣人的意图寄托于声,所以能深入人心,使人感到很微妙。所以要找可以谈论诗的人就更难。从秦汉至今,各守专门,禀承师训,仅仅以子夏序为证,向来就是错误传习,传习有误,也就把圣人之意弄错了,终生难改;又错误地选择了毛诗说,于是随波逐流而忘了其渊源,不能得到正确解释。此书把读诗诸家之说列在编首,大旨以《子贡诗传》、《申公诗说》为主,而以《诗测》、《诗六帖》、《诗说》、《诗通》、《诗故》、《诗副墨》、《诗心印》诸家之说为辅,各篇只标篇目,不载经文,对三百篇的次序也都从传说,把鲁提到邶、鄘之前,把郑降到郐、曹之后,大雅、小雅各分为三部分:正、续、传。传说中三百篇名有与毛本不同的,都从传说,而别注毛本作何说法在其名下。此书仅取《诗传》、《诗说》合为一编,再取明朝诸家说诗之论,未阐明诗义,所以取名为《传说取裁》。尽管《诗传》、《诗说》二书学者考证是书坊妄造。时间一长,便成了定论,能麟却珍重取裁,而真的认定是圣门传诗的真义,实在有点不免好古而不知考古,只因为明人说诗的书,今多不传,如《诗测》、《诗心印》、《诗传意》之类,但仍然能从此书中窥其概略,所以此书就不算白费了。有顺治、康熙年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女直考

    ①一卷。附《朵颜三卫考》一卷。原题天都山臣撰、武林翁业阅。真实姓名不详。《女直考》一书专门记载建州女真的祖先猛哥帖木儿的一些遗事,对建州女真早期的发展、猛哥帖木儿与明朝的关系、明朝边臣对猛哥帖木儿的一

  • 后汉书蒙拾

    二卷。清杭世骏(详见《汉书蒙拾》)撰。《后汉书蒙拾》是把范晔的《后汉书》和司马彪的《续汉书》各志中新颖的字句,分条摘出;而把原文及注说附录载出。体例与《汉书蒙拾》完全一样。篇首有杭世骏的自序。有《道古

  • 大学注

    一卷。明蔡悉撰。蔡悉事详见《书畴彝训》条。此书诠解《大学》,虽分章立说,而不录经文,只标某某章,分章诠解经义,类似论体。书末载居身训言十则,居家训言十则。《四库全书》采御史萧际韶家藏本。

  • 四书评本

    十九卷。清俞廷镳撰。廷镳字昌时,浙江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俞樾之祖。书首有恩锡序,书末又有其孙俞樾后序,并附鸿渐所为家传。后序称是编为初学设,不务旁征博引,但就正文注文,逐章逐节,逐字逐句,一一研求。

  • 朔平府志

    十二卷。清刘士铭修,王霭纂。刘士铭,河北宛平县(今北京丰台区)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初授山西闻喜县知县,后升任大同府同知,雍正三年(1725)特授朔平府知府。王霭,平阳翼城人,进士出身,雍

  • 论语论略

    一卷。清张恩蔚撰。恩蔚字冰王,慈元人。著有《大学阐要》、《中庸阐要》。其盛赞《论语》,称孔子为天生至圣,开万世学人之宗。之所以后人徒托空言,未能使孔子之思想实用,是因为后世诸家因私意曲解其学,各自把持

  • 孟子要略

    五卷。宋朱熹(1130-1200)撰。熹字元晦,号晦庵、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一生以著述讲学为主,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

  • 吴氏诗话

    二卷。宋吴氏撰。吴氏为宋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载曹溶《学海类编》中,核其文,即摘自吴子良《林下偶谈》中论诗之语。《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说文声读表

    七卷。清苗夔(1783-1857)撰。苗夔字仙麓,一字先路,肃宁(今属河北)人。道光间优贡生,精音韵,通训诂,著作尚有《说文声订》、《毛诗韵订》、《说文建首字读》、《歌麻古韵考》等。是书亦为研究《说文

  • 宋元春秋解提要

    无卷数。清黄叔琳(详见《砚北易钞》)撰。此书杂采宋元诸家论《春秋》之说,作者未加考评;书前有总论、凡例,亦系采集旧文。卷首有自注,脱落未写者四十二条,书中亦多有空白处,当系叔琳尚未完成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