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证类本草

证类本草

三十卷。宋唐慎微(约1056-1093)撰。唐慎微,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县)人,后迁居成都。唐慎微出身世医之家,勤奋好学,精研本草,不愿为官,酷爱经方,为人治病,有求必应,不取酬金,唯重名方秘录,经年积累,得民间医方并本草文献资料甚丰,在此基础上,将《嘉祐本草》与《本草图经》合为一体,于元丰五年(1082)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此书收载药物一千五百五十八种,其中有作者新增列四百七十六种;载方及方论共四千余条。有些药物如灵砂、桑牛等为此书首载。书中对药物主治、归经等理论详加阐述,并区分药物产地、品类,说明药性及采收、炮制方法等,更附以图示,便于识别、应用。该书保存了丰富的民间方药经验和大量的古代典籍资料,反映了宋代本草学的最高成就,是我国药物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部著作。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说:“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此书宋时已有三十卷、三十二卷两种版本。宋大观二年(1108)经仁和县尉艾晟修订并序,题为《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世称《大观本草》,共三十二卷,颁行全国,而为官修本草。宋政和六年(1116)又经提举医学曹孝忠等奉旨校正润色并序,改题《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即《政和本草》。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经王继先等修订,题为《绍兴校订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金大定己酉(1189)张存惠又将寇宗奭《本草衍义》随文散入,增订改名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此本流行最广,《四库全书》即据此著录。有平阳张存惠刻本(金本)善本残卷,分藏于北京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明刊善本多种,分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清光绪三十年(1904)武昌柯逢时影宋并重校刊本(《大观本草》);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竹书纪年校正

    十四卷。清郝懿行(1755-1823)撰。懿行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嘉庆进士。官户部郎中,浮沉郎署二十七年,无意进取,肆其力于著述四十年。深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著作甚多,有《尔雅义疏》、《山

  • 临安志

    一百卷。宋潜说友纂。潜说友,字君高,南宋浙江处州缙云(今浙江缙云县)人。淳祐四年(1244)进士,官历南康军、浙东安抚使、两浙转运副使兼知临安府。以户部侍郎转尚书,官至明殿学士。知平江府(今江苏苏州)

  • 列子

    八卷。相传战国时列御寇(生卒年不详)撰。列御寇,亦作列圄寇、列圉寇,后人尊称为列子、或称为子列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与伯昏瞀人有半师半友之交。又据本书《黄帝篇》称“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庄子·列

  • 新出三体石经考

    一卷(章氏丛书续编)。章炳麟著。炳麟字太炎,浙江余杭人。博通经史,精研文字,音韵,训诂。在使传统小学摆脱经学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语言科学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著有《文始》、《小学问答》、《国故论衡》等。此

  • 卦义一得

    无卷数。明来集之撰。此书每卦均大约举其要义,有所发明处不过数语,故取名为一得。其中颇有精当透彻之语,但支离破碎之处也不少。如释讼卦说,天开于子,水归于壑,见其始而不见其终,此天水讼之可以谋始而不可以成

  • 湘芗漫录

    四卷,后附《易经集说》一卷。清查彬著。彬字伯野,安徽泾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在皖、豫间做官三十年。此书主要是阐发《易》《诗》《书》及《三礼》的义理,而对《易》用力最勤。用六十四卦参证经史,不章解句释,

  • 金山志

    一卷。清卢见曾撰。卢见曾,字厚山,山东德州人。乾隆进士,官至两广总督。此志为其任两淮盐运使时所作。《九域志》称:唐代裴头陀、卓锡于此,因断手以建伽蓝,忽一日江上获金数镒,李锜镇润州,闻其事,遂赐金山。

  • 宝晋英光集

    八卷。宋米芾(1051-1107)撰。米芾,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龙门居士等,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北宋书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因母侍宣仁后,补为浛光尉,历知雍丘县

  • 旧学蓄疑

    一卷。清汪中(1754-1794)撰。汪中见《左氏春秋释疑》条。此书是作者“偶有所得,随笔为录”的读书札记,由作者的子、孙编纂而成。全书共分四类:“子”为一类、“史”为一类、“评诗”为一类、“杂录”为

  • 汉诗说

    十卷。清费锡璜、沈用济(约1671年在世)二人合撰。费锡璜字滋衡,吴江(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熟古乐府,平生豪放不羁,有《掣鲸堂诗集》、《汉诗总说》。沈用济,字方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以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