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

六卷。旧题晋葛洪(见《肘后备急方》)撰。原书二卷,后分为六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卷,不题撰人。《旧唐志》作一卷,《新唐志》作二卷,《宋志》作六卷,均题晋葛洪撰。该书末有葛洪跋云:刘歆著有《汉书》一百卷,班固撰《汉书》几乎全取于此,不取者不过二万字左右,今抄出二卷,名曰《西京杂记》,似为葛洪抄辑刘歆《汉书》材料而成,故《四库全书总目》兼题刘歆、葛洪姓名。据近代研究者考证,多以葛洪托名刘歆而作。《西京杂记》为历史轶事类小说,“西京”即西汉的都城长安,所记内容多为西汉统治者与文人名士的遗闻轶事,夹杂一些怪诞的传说。如王昭君为画工所欺远嫁匈奴,卓文君作《白头吟》私奔相如,匡衡穿壁引光读书,司马迁发愤作《史记》,董仲舒阴阳学释冰雹雨雪等故事,都较好地反映了西汉全盛时期文人名士的精神风貌。此书还记录了西汉的宫室建筑、宫廷衣饰器物和风俗民情等,如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常被后人引为掌故,颇有史料价值。此书对后世颇有影响,唐人李善《文选注》与徐坚《初学记》均大量引用此书。文笔简洁而富于色彩,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其“意绪秀异,文笔有可观者也。”二卷本有《抱经堂丛书》本、《正觉楼丛刻》本、《龙溪精舍丛书》本。六卷本乃宋人所分,见《直斋书录解题》,有明万历三十年陕西布政使司重刻本、《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三十一年孔天胤刻本、《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明郭子章与《三辅黄图》合刻《秦汉图记》本、《增订汉魏丛书》本、《稗海》本、快阁藏书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龙威秘书》本、《艺苑捃华》本、《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1985年程毅中校点排印本。

猜你喜欢

  • 雪石堂诗草

    清刘尔(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刘尔字敬又,一字雪石,宜君(今陕西宜君)人,生卒年不详。博极群书,力耕自给。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曾被荐举“博学鸿儒科”,力辞不就。此集诗不分卷,其诗刻意摹仿杜甫

  • 孙子兵法

    见《孙子》。

  • 捃古录

    二十卷。清吴式芬撰。吴式芬(1796-1856),字子苾,号诵孙。山东海丰(今无棣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详见《捃古录金文》。他就孙星衍《寰宇访碑录》,补其未备,删

  • 东流县志

    ①十二卷,明陈春修,汪文纂。陈春,浙江仁和人,明万历初知东流县事。汪文,自号清白堂居士,邑人,官云南维摩州知州。东流旧无专志,至明正德,邑宰李浑始创修东流县志。汪文谢官乡居时,适陈春来任东流知县,于是

  • 辨释名

    一卷。三国吴韦昭撰。韦昭(204-273)字弘嗣。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韦曜。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初以丞相除西安令,归为尚书郎,迁太子中庶子。孙皓即位,封高陵亭侯,累迁中书仆射,领左国史。后因触

  • 大智度论疏

    七卷。隋代释慧影(生卒年不详)撰。慧影,俗姓江,巴蜀(今属四川省)人。为潼州迁善寺沙门,释道安弟子。隋代曾为二十五众主。其著述尚存的有《伤学存废厌修三论》和《大智度论疏》。《大智度论》略称《智度论》、

  • 春秋提纲

    不分卷。清刘景伯(1795-?)撰。景伯字石溪,内江(今四川内江)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大挑,官新都学使。潜心经学,尤深于《春秋》,著有《枕经堂文集》四卷,《春秋提纲》是集中的一种。该书分为二十

  • 逊学斋文钞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诗钞》十卷。《文续钞》五卷,《诗续钞》五卷。清孙衣言(1815-1894)撰。孙衣言字邵闻,号琴西,一作勤西,晚号逊学叟、逊学老人。浙江瑞安人。近代经学家孙诒让之父。幼年其父

  • 说文答问

    一卷。清钱大昕(1728-1814)撰。大昕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间进士,官至少詹事。治学方面颇广,于音韵训诂尤多创见,长于校勘考订。主要著述有《潜研堂文集》、《十驾斋养

  • 惠氏读说文记

    十五卷。清惠栋(1697-1758)撰。惠栋字定宇,号松厓,元和(今江苏吴县)人。清代经学家,乾嘉学派吴派的奠基人,钱大昕论其学曰:“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古训以夸心得,下者袭人言以为己有。